第16版:今日沁阳/副刊 上一版3
怀川故事
生命需要平衡(茶悟人生)
春联集锦
每周一字
春节养生
根雕
图片新闻
沁阳春节民俗拾趣
春节正是读书时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1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周一字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今天,你吃光了盘中的食物了吗?近日,以“光盘”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引发关注,晒出自己吃得一干二净的盘子成为风尚。从发起人的几条微博开始,网友迅速响应,《人民日报》在腾讯微博也随之发起“光盘行动”,加上新华网、光明网等媒体以及公众人物的关注和转载,这一活动急速升温。(1月25日《人民日报》)

  又是一年春节前夕,“舌尖上的浪费”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据央视近日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这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光盘行动”应运而生。一方面,这是对节约理念的倡导;另一方面,这也是对当前消费价值观的纠偏。

  而对“浪费”的关注热情,不只有普通公众,还有名人专家,如袁隆平,他近日对央视记者表示“要将浪费当成犯罪行为来限制”;也不只有市场化的媒体,更有党报,如《人民日报》近日便发文称“遏制‘舌尖上的浪费’需拿公权开刀”。这些建议、策略,虽只是“一家之言”,但也代表了一些民意。这说明,“厉行节俭、反对浪费”早已是上下一致的社会共识,要做到这,需要每一个人的付出与努力。

  “光盘行动”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我们见证了它的开始,但我们不希望看到它的“结束”。因为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节约的意识都是不可或缺的。哪怕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哪怕我们的经济发展了,都不是我们浪费的理由,毕竟,钱是你自己的,资源却是全社会的,浪费资源无异于谋财害命!

  就当下而言,“光盘行动”在执行与操作中,必然会遭遇现实价值观的反弹。受限于当前我们固有的消费价值观,一些人很难拉下面子“光盘”。当“光盘行动”挑战传统价值观,对其成效的估计,便很难有足够的自信。须知,“光盘行动”就目前而言,仍只是一种道德行为,当“新道德”还没有形成固有的舆论压力时,其能发挥的积极价值,无疑是有限的。所以,对“光盘行动”这样的微公益,的确需要制度浇灌。所谓制度浇灌,就是让“浪费者”付出代价,如公款浪费入罪、私人浪费罚款等,这也早已是一些西方国家的“明规则”,我们完全可以接轨,唯有如此,“光盘行动”的善念才能从梦想照进现实。(龙敏飞)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