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9版)
三园即:依托山煤集团煤炭物流园,以詹泗路与焦西路为主框架,建设煤炭能源综合物流园区;依托桃花峪黄河大桥,在武西高速嘉应观下口附近规划建设大型物流园,重点发展公路运输业;依托京广铁路焦作东站,在原老田庵火车站周边建设货运物流园,重点发展铁路运输业,以此带动全县物流产业整合升级。
三中心即:在老城区改造升级东大街和南大街两条高档商业步行街,打造全县商贸中心;以焦郑城际铁路车站为中心,发展商贸服务业,形成高端、现代、时尚的商务副中心;在詹店新区,以京广铁路焦作东站为核心,建设商业网点,形成东部商业中心。
我县规划的特色商业区拟建在郑焦城际铁路武陟站周围,县产业集聚区北部片区,初步定位为郑北区域特色现代服务业中心、武陟现代商业服务业城市主题片区、武陟城市形象展示区和城市价值兑现区,全力打造一个“潮流聚集地、购物梦天堂、活力大联盟”的多功能、多亮点的特色商业区。
目前,我县正在加速推进“三区三园三中心”建设,推动传统产业发展壮大,促进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引导商贸产业上档升级,让各类生产要素加速向武陟会聚,让发展的内生动力充分释放,把武陟打造成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区最活跃的县市之一。
做活流通服务,集聚商贸人气
商气招揽人气,人气聚集商气。
商贸流通,一个普通老百姓并不熟悉的专业词汇,却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触手可及。
我县坚持把物流业作为县域经济新的支撑产业来培育,抓住武西高速桃花峪黄河大桥全线贯通、詹泗路改线全面建设、焦作东站升级改造等机遇,编制完成全县物流业发展规划,着力引进一批全国知名的物流龙头企业,努力把武陟打造成为全国现代物流中心节点的重要板块。
建设中的山煤集团煤炭物流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3亿元。主要采用高科技数字化配煤技术,建设集煤炭汽运物流、配煤、洗选加工、矸石处理、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煤炭物流产业园,并在园区开展加油、加气、汽修、餐饮、住宿等辅助业务。项目建成达产后,煤炭年周转量1000万吨,预计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实现利税5亿元,安排就业岗位500个,将为我县及周边地区煤化工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力的生产原料保障,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随着投资约2.3亿元的龙源路、詹泗路东扩改造等一批交通重点工程、城市道路工程、农桥改造项目先后竣工,我县的运输市场环境不断优化、秩序日渐规范。2012年,全县新增营运货车2130辆,营运货车达1.9万余辆,21.5万个吨位;货运企业65家,货运信息部、货运代理28家,维修业户81户,驾驶员培训学校3所,道路运输生产实现持续稳定增长。
大流通激活大商贸。2012年,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00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10490元,增长12%。
繁荣商贸经济,助推跨越发展
兴旺发达的商贸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快速推进,我县的核心区地位日益凸显,产业规模、商贸总量、人流频度和文化交流,均呈现急剧增长态势,对酒店等服务业的档次和规模需求也越来越高。
引进了总投资1.65亿元的覃怀国际五星级观光酒店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具备客房、餐厅、商务、会展、培训等多功能的花园式环保接待服务酒店,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利税4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
投资5.2亿元新建了龙凤金街、博大购物广场、博大新时代广场、温州商贸城、上海亚富欧等5个大型购物广场,并组织商场、超市开展促销、打折、产品特卖、销售酬宾等各式各样的主题商业活动,拉动了县城周边商气,繁荣了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万村千乡农家店运营水平得到进一步规范和提升。我县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积极引导农家连锁店扩大经营范围,提升档次,充分发挥万村千乡农家店在净化农村市场,提振消费的积极作用。
商贸信息服务农产品网上购销对接效果得到明显体现。整合我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商务部新农村商网农产品供求信息资源,实现网间商户和农户实时互动,资源共享。
去年,全县共注册商户784家,上传并通过商务部审核的特色农产品种类百余种,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1500余条,达成意向成交4360余万元。
在此基础上,我县将启动建设集星级酒店、商务办公等于一体的商务功能区;进一步优化城乡商业网点布局,推进商贸市场、特色街区建设,积极发展品牌店、连锁店,不断提升商贸服务业水平;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信息咨询、社区服务等新型服务业,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
商海弄潮百舸争流,“做活商贸”大有可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县的商贸产业必将得到快速、健康、有序发展,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