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中医院2012年亮点回眸
亮点一
亮点二 亮点三
2012年,焦作市中医院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院干部工人,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中医服务体系,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不断深化改革,狠抓落实,开创了中医院持续健康发展新局面。
亮点一
专科建设上台阶
2012年,该院为使专科得到更好发展,对人员、设备、病房进行了有效整合,将脑病一区和脑病二区合并成立脑病科,并重新设立肺病、肾病、糖尿病科,外二和外三科合并成立骨伤分院。为提高三甲医院急救水平,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该院抽调业务骨干成立ICU,ICU的开业和运行是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相互融合的发展亮点;对新华街门诊部重新定位,成立了焦作市疼痛康复诊疗中心,该中心是我市目前最专业的中医康复诊疗中心,对治疗颈肩腰腿疼及中医治疗脑中风及脊髓损伤病人方面,既有传统手法、针推的特色,又有现代医学、微创、手术等现代西医医疗技术保障,治疗效果显著。为进一步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工作,以名科带动名院发展,该院继脑病科被确定为国家“十二五”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后,去年10月份针灸推拿康复科被省中管局确定为省级第三批重点专科建设单位,被河南针灸学会确定为全省首个河南省针灸学会继续教育基地。 焦作市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在该院成立,由院长徐书立任主委。
亮点二
名医战略百姓受益
“现在不用来回奔波,就能到市中医院找北京专家看病,真是太方便了。”这是广大市民对市中医院邀请北京专家来我市坐诊后的最好评价。2012年,为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中医药服务,解决群众就近看病的问题,该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建立了协作关系,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建立为友好医院。2012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先后分五批次选派由脑病科、肾病科、呼吸科、皮肤科等20余名全国知名专家到该院坐诊,使得我市老百姓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北京专家的优质服务。
该院还选派骨干医师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进修学习。2012年,该院共分五批次选派20人赴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进修学习。经过数个月的学习,各骨干医师带回了先进的诊疗技术和科室管理经验,带动了科室的快速发展。该院充分利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科研优势,合作开展国家级科研项目。2012年以来,该院脑病科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医疗管理集团科研交流中心合作进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临床试验研究项目已经进入前期研究阶段。此项课题研究将对该院帕金森中西医结合诊疗及后期康复技术水平有很大的提升。
为突出中医传统诊疗方法,针对亚健康、疑难杂病人群, 2012年该院特成立了国医堂。国医堂内设有中医内科、肿瘤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男性病科等,荟萃了医院及省市著名中医名老专家,以应用中医药为主,借助现代医学诊疗手段,诊治各科疑难病症,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优质医疗服务,解除患者的疑难病痛,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和优势。
亮点三
名药战略受欢迎
该院与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北京同仁堂”合作,积极引进名中药,打造精品中药房。同仁堂中药房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药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为突出中医特色,同仁堂撰写中药通讯稿,定期在焦作日报《中医周刊》上向全市介绍各类滋补药、中药煲汤、花草茶饮用的系列小常识。该院小包装中药饮片近1000种,中药品质上乘,种类齐全;根据名老中医专家提供的临床经验方,生产出的合剂、丸剂、颗粒剂、糖浆剂等32种院内制剂,适应人们的保健需求,目前研制生产膏方5种,深受广大省内外患者认可与好评。
亮点四
治未病全省领先
治未病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是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为了进一步实施治未病理念,2012年该院花费巨资新购进了多功能体检车,配备了最先进的体检设备,并根据不同人员的不同工作性质,科学地制定了一系列体检套餐供体检者选择,有效增加了该院体检的机动性,扩大了该院体检中心的影响力。同时,该院引进了最先进的中医体质辨识软件,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高科技技术,对人体的体质进行识别、分类,针对不同体质人员提出不同的养生理念,进而达到“治未病”的理念。
为提高基层中医服务能力,该院设立了中医药“三进”工作专项基金,鼓励高年资医师下乡、下社区坐诊,指导基层开展中医服务。
亮点五
异地项目建设快
焦作市中医院异地建设项目作为市政府一项民心工程,受到市委、市政府及广大群众的极大关注和企盼。该项目用地总面积64亩,总建筑面积26694.46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门诊楼、综合病房楼、医技楼、综合站房(变电所)和室外工程,项目总投资6178万元。
在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局的关心和支持下,该院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全力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营造良好施工氛围,确保工程顺利施工。截至目前,该院完成投资4990万元,争取今年6月份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