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话题
□付凯明
中共中央在近期出台的“八项规定”中的第一条,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在调查研究时,要减少陪同、简化接待。可近日,四川省内江市一所小学在举行“和谐学校”授牌仪式时,居然和“八项规定”以及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背道而驰,组织学生在寒风中夹道欢迎莅临的内江市妇联领导。
教育部早就明文规定:“严禁组织学生参加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校外社会活动。”类似组织学生“夹道欢迎”的事情早已不是什么新闻,我们的孩子很长时间以来常常被当做这种形式主义的“道具”,相比煞费苦心的各种教育形式,这种成人习惯了的形式主义的影响,对孩子的心灵是一种最严重的扭曲。
瑟瑟寒风中“夹道欢迎”的孩子们,耽误了正常的课程,也许他们根本就不明白欢迎的真正意义和目的,更不是孩子们自己的意愿,只是听从老师和校方的安排,但是这种形式主义则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此事被爆出后,内江市妇联和涉事小学分别发表致歉信。内江市妇联在致歉信中写道:“1月20日,有网友发帖‘四川内江和谐学校授牌仪式,学生为何成道具’。作为帖文中的当事者,我们在此诚恳接受和感谢网友的监督,并致以深深的歉意。”校方随后也发表致歉信:“这一做法违背了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规定,为此,我们深感自责和痛悔,并诚恳接受大家的批评和组织的调查。通过此事,我们将深刻反省,痛定思痛,吸取教训,切实提高认识,转变工作作风,以更加务实的工作感谢大家。”
从两封致歉信的内容来看,双方都已认识到了错误,并积极改正,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让人感到遗憾的是,这两封道歉信似乎还是有些形式化,道歉的主体对象不明确,对于瑟瑟寒风中站立的孩子,他们有一句问候和道歉了吗?领导们穿着厚厚的羽绒服,而孩子们却穿着单薄的校服,这样的滋味和感受,大人们体会到了吗?如果真是诚意道歉,这份歉意最先要给孩子们。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学校是一个知识的殿堂,是提升公民意识的场所,而不是形式主义的教育基地。希望“夹道欢迎”不要再上演,希望形式主义能够远离孩子、远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