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焦作新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央企扎堆“情定”新区
开展节前安全大检查
图片新闻
河南盛景装备润滑产业园项目落户新区
真情催春暖人心
创新提升 务实重干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3年2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提升 务实重干
——新区2013年经济工作会议报告解读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郭树勋

  本报通讯员 张 攀

  解读一:2012之快速增长。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95亿元,同比增长2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4亿元,同比增长22.2%;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75.5亿元,同比增长26.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62亿元,同比增长27.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01亿元,同比增长40.6%。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民生保障进一步改善。

  解读二:2012之六大亮点。

  亮点一:项目建设全面加快。2012年,全区实施99个项目,竣工20个。瑞庆发动机、蒙牛液体奶扩建、卓立特种薄膜等项目顺利投产,预计可新增年销售收入26亿元、新增年利税总额6亿元。特别是瑞庆发动机项目,从2012年2月开工建设,到当年10月18日发动机批量下线,仅用时8个月,创造了新区项目建设的新纪录,也创造了国内同类项目建设的最快速度。

  亮点二:招商引资成果显著。2012年,全区共签约各类项目117个,合同总金额268.9亿元,主要包括投资38亿元的威佳汽车城项目、投资25亿元的标准化厂房项目、投资11亿元的美晶金刚石项目、投资10亿元的光源电力产业园项目、投资10亿元的北斗物联网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彰显了招商引资的重大成果。

  亮点三: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20亿元,同比增长18.15%。成功创建河南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河南省特色装备制造园区,产业集聚区拓展了13.2平方公里,产业发展获得了更大的空间。组织申报省、市科技计划项目26个,落实上级科技扶持资金821万元。新增中轴股份、卷烟材料等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亮点四:产城融合快速推进。区划调整的各项交接工作进展有序,保持了社会大局的稳定。适时开展新区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为产城融合发展创造了条件。全年开工建设基础设施项目40个,完成投资3.27亿元,新增道路里程9公里,新增供热管网4.5公里,新增绿化面积9万平方米,新增供水、供气、通信管网16.5公里,百大嘉苑、壹号城邦等5个房地产项目完成投资2.23亿元。开展精品路、示范路集中治理活动。

  亮点五:民生状况持续改善。完成了17个新型农村社区的选址布局,编制了苏家作等10个新型农村社区的初步规划方案,开工建设仇化庄综合楼、秦屯幼儿园、和屯基础工程等5个项目;开挖疏浚河道39.7公里,新建维修渠道9.4公里,农业综合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小麦基本实现机械化,玉米机收率达86.3%,农机化水平持续提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日益改善。农办加强与市有关部门的沟通对接,积极争取农村社区建设、农田水利建设、饮水工程、农机购置补贴等各项上级补贴扶持资金1088万元。河南理工大附中三期建设进展顺利,文苑中心小学如期投入使用。焦作同仁医院即将开诊运营,新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新农合参合率达98.6%,医改政策直接让利群众320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现了全覆盖,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1%。。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9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70人,新增城镇就业3720人,全年发放各类惠农惠民资金2.1亿元。社会事业局积极与上级部门衔接,争取民政、教育、卫生等各项上级扶持资金1099万元,有效促进了民生改善。 “平安新区”建设成效显著,建成6个乡级社会管理服务中心,26个村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建立数字焦作二级监控平台,有效提高科技创安水平。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督办47件信访积案,办结43件,办结率达92%。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了辖区食品安全。

  亮点六:党建工作全面加强。一是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精心组织了“我与新区发展同行”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走百乡、进千村、访万户”活动,组成81支工作队进村结对帮扶。大力开展“亮牌示范、结对联户”活动,实现了机关党员亮牌和农村党员联系农户全覆盖。二是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年培训入党积极分子89名,发展党员46名,培训基层党务工作者360余人次。加强企业党建,配齐迈科机械和卓立烫印党组织成员,成立焦作同仁医院党委、蒙牛公司党委,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加强。三是狠抓干部队伍建设。全年举办培训班28期,培训干部2000余人次,有效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深入开展廉政教育月、集中宣誓等活动,签订廉政承诺书807份。初核纪检监察案件线索9起,查结7起,党纪政纪处理9人。深入开展“三资”清理活动,清理违规资金94.84万元。全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廉洁从政意识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正能量迅速凝聚。

  解读三:2013之预期目标。

  2013“创新提升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55亿元,同比增长2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24亿元,同比增长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2亿元,同比增长5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4亿元,同比增长17.5%;对外贸易出口总额完成4200万美元,同比增长45%,实际利用市外资金57亿元,同比增长3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000万美元,同比增长3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5亿元,同比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5%,力争与经济增长同步;城镇新增就业4500人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解读四:2013之十大成效。

  一是进入全省产业集聚区前十快;二是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突破100家;三是经济总量翻一番,进入全省新区前五名;四是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翻一番;五是各项民生支出翻一番;六是城乡人均纯收入提高30%以上;七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八是城市主干道路框架初步形成;九是建成三大国家级发展平台(国家级孵化器、国家高新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十是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形成。

  解读五:2013之五大重点。

  一要突出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二要突出抓功能完善。三要突出抓民生改善。四要突出抓新型城镇化。五要突出抓创优环境。

  解读六:2013之创新提升。

  一、创新发展理念,提升发展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就是要突破惯性思维,具有开放包容的心态,以创新的理念提振信心,以创新的举措提升产业,以创新的气势提升形象。进一步拓展思路,就是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谋划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民生保障等各项工作,实现新区的市场化运作、经营性管理、创新型发展。市场化运作就是要求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把凡是能够推向市场的事情尽量推向市场,充分发挥新区“小政府、大社会”的体制优势,最大限度激发发展活力。进一步积极探索,就是要重点在加快城镇化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完善基础支撑能力、加强人才和人力资源保障、完善投融资体系等方面先行先试,开展创新活动,落实创新方案,为实现更高层次发展提供动力。

  二、创新项目工作机制,提升发展后劲。今年,全区计划实施项目169个,总投资569.66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127.13亿元,其中,续建项目57个,总投资266.9亿元;新开工项目112个,总投资302.76亿元。

  三、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提升产业层次。今年,新区招商引资要实现“1166”工作目标,即全年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5亿元以上项目10个、1亿元以上项目66个。其中,新区班子成员各引进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个,高新区班子成员和副县级局办各引进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1个,科级局办及二级机构各引进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1个,乡镇、街道各引进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1个。

  四、创新工业经营理念,提升经济支撑力。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要达到100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要实现55亿元。

  五、创新服务业发展思路,提升城市服务功能。一要明确发展目标。要围绕当前的服务业发展基础,合理确定年度发展目标和未来5年的发展目标。2013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要同比增长15.3%以上。二要加大支持力度。三要突出项目支撑。

  六、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提升民生质量。一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完成新区整体教育布局,加快义务教育初中段布点建设,完善河南理工大附中、文苑中心小学等寄宿制学校配套设施建设,包装打造张庄中学名校品牌,实施薄弱学校改造;重视学前教育均衡发展,鼓励民间资本介入,建成4所高标准、普惠性幼儿园;实施师资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二要加快发展卫生事业。扎实推进与焦作同仁医院深度合作,进一步完善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区级新农合定点医院,建成2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和5个省级预防接种示范门诊,改善医疗卫生环境,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加快推进市第二人民医院新区医院项目,完善新区疾控中心功能,提升疾病预防能力。严格落实医改政策,加大监管力度,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三要大力发展文体事业。加强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启动苏家作明清古民居和宁郭古城的保护开发;保护发展苏家作龙凤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文艺演出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四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失地农民养老补贴发放办法,确保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应保尽保。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用人单位招用辖区农村劳动力实行社会保险补贴,促进辖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适度普惠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体系,成立新区慈善总会。加快推进新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开工建设新区老年福利中心。

  七、创新产城融合,提升发展承载力。投资10.5亿元,开工建设中南路、南洋大道、西经大道、黄河路、滨河路、韩愈路等20条道路,新增道路里程45公里,初步形成新区外部环状交通体系和内部道路网;开工建设南海路排水管网、东区雨水管网、中原路污水泵站等项目;建成2个垃圾中转站和3个公厕;实施集中供热改扩建工程项目。以“绿在新区、美化环境”为主题,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完成道路绿化、补植补造3.6万平方米,全年新增绿化面积415亩。开工建设沁泉园、生态广场等生态园林项目。加快新区水系建设,配合实施好大沙河治理、新河改造、平原水库、引黄入焦、污水处理厂等重大工程,努力建设魅力新区。

  八、创新“三农”发展方式,提升城乡统筹水平。全年至少新开工建设6个新型农村社区。全年新增流转土地面积不低于5000亩。2013年要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1家,培育市级明星合作社1家、龙头合作社3家,区级明星合作社2家、龙头合作社5家,建成省级示范社1家。

  九、创新管理体制,提升发展活力。一要创新财政管理。集中财力向重点项目倾斜、向公共服务倾斜、向民生领域倾斜。二要创新投融资管理。组建新区投资集团,今年融资规模要达到10亿元以上。三要创新社会管理。

  十、创新党建工作,提升组织保障能力。一要创新领导班子建设。二要创新干部队伍建设。三要创新基层组织建设。四要创新党风廉政建设。五要创新机关自身建设。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