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影报道
春节和好友聊天,听说焦作新区阳庙镇梁陈村正在办书法展,而且还都是昔日握锄头拿瓦刀的老实巴交的农民兄弟。
2月14日,农历正月初五,记者带着好奇心慕名前往梁陈村探个究竟。
记者驱车前往,从村东头进村,映入眼帘的是这里浓郁的节日氛围,两排大红的灯笼一直延续向西,井字布局的街道全是灯笼。家家户户的春联更是锦上添花,仔细观察便会发现,无论大户人家2~3米的门楼春联,还是普通人家的平房春联,几乎清一色的手写体,笔走龙蛇,龙飞凤舞,将节日的梁陈村装扮得分外妖娆,好一派美满和谐的春光胜景。
梁陈村的书法展就设在村西头的供水站。当天虽然是农历破五,亲戚尚未走完,可这两小间平房内却是人头攒动,村民们在展出的60幅书法作品前品头论足,切磋交流。参展的书法作品包含了行书、草书、隶书、篆书和楷书等书法字体。
在一幅魏碑书法作品前,几位长者正和一位小伙子交流着:“用笔和结体规范统一,任意挥洒,如果在因势赋形结体上不再受拘束,可能会更好一些。”小伙子洗耳恭听,不住地点头。这位小伙子叫梁庆军,今年37岁,初中毕业后便外出打工干起了泥瓦匠,辛勤劳作之余总觉得生活中缺少点儿什么,受村里伙伴的影响,鬼使神差地练起了楷书,这一练就是整整5年。
梁陈村像梁庆军这样一边打工一边酷爱书法的年轻人有30多人。
梁陈村现有630户人家2500多口人,从上祖开始就有爱好书法的习俗,过去只是为了村里的红白喜事装装面子,现在可大不相同,他们在追求一种更高的文化艺术境界。
1973年出生的梁保乐便是这种意境的追求者。一直从事鸡饲料推销的梁保乐少年时从师于河南省著名书法家傅乐善,孜孜不倦,辛勤劳碌。为了传承书法艺术,改变农村打牌赌博的恶习,倡导文明新风,梁保乐带头发起成立了梁陈村书法协会,协会自发、自理、自费,其乐无穷。
在刚刚结束的2012年河南省第二十一届群众书法展中,梁陈村书法协会有5幅作品入选,4人获奖。
曾在梁陈村任教,现担任阳庙镇沈鹿宿村学校校长的王普林这样评价梁陈村书法协会:“从书法艺术中,这些过去握锄头的手,拿起了毛笔,从中发现了真善美,浓墨重彩地书写着家乡的变化,表达他们的喜悦之情。”
←春节最高兴的莫过于这里的孩子,练书法成为他们最大的乐趣。
↑书法艺术传承,事业家业兴旺。
↑粱保乐不厌其烦地向孩子们介绍书法知识。
←酷爱书法的理发师粱国庆在自家书房为七岁的儿子辅导书法。
↑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影响着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