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军
“关注民生,促进和谐,作为市政协委员,我将认真履行职责,当好归侨侨眷和焦作籍海外侨胞的代言人,反映我市侨界意愿,同时充分发挥侨界优势,为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助推焦作市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前列,作出侨联应有的贡献。”日前,市政协委员、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杨世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直抒胸臆。
杨世民说,目前,焦作籍海外侨胞近4000人,全市各个乡镇(办事处)都有走出去的华侨华人,全市归侨侨眷约6万人。他们热爱家乡,关心焦作发展,既是我市对海外开展招商引资、引技、引智工作的主要对象,又是我市对海外工作的宣传员、信息员、服务员。焦作籍海外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需要侨联多联系、多沟通,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也需要华侨华人的大力支持。
“服务焦作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是今年全市各级侨联组织的中心工作。”杨世民说,围绕这一中心工作,我们将全力完成三项任务,一是做好在建项目的服务工作,继续帮助焦作华侨医院做好开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继续为加快位于武陟县的河南祺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进度搞好服务;二是做好意向项目的推进工作,尽快落实位于修武县的中国侨商会“中原华侨城”项目,力争在短期内实现项目签约;三是抢抓新的机遇和商机,邀请大批海外客商参与我省、我市举办的大型活动,做好引资、引技、引智工作。
杨世民说,今年我市各级侨联组织将深入开展为侨服务活动,重点解决困难老归侨侨眷的住房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和利用各种关系,着力解决归侨侨眷子女的就业问题;充分发挥焦作市侨界法律维权中心的作用,积极开展法律宣传、咨询活动,对归侨侨眷中发生的涉法案件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
“经过紧张的筹备,焦作侨商会计划在今年上半年成立。”杨世民说,侨商会的成立,将进一步加强我市与中国侨联、省侨联侨商会的纵向联系及与外省市侨商会的横向联系,借助更大的联系平台、更多的海外资源、更快的沟通渠道、更高的交流层次,开展与海外华侨华人及其社团的交流活动,助推焦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