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军
爆竹声声辞旧岁,欢天喜地迎新春。2月10日是大年初一,在我市的各个露天健身场所,沐浴在第一缕阳光中的健身人群成为新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当天8时左右,在阵阵鞭炮声中,记者在市人民公园看到,到处都是健身的人群,人们有的跑步、有的打羽毛球、有的打拳、有的练剑,脸上挂着新春的喜悦,矫健的身姿展示着青春的活力。
正在打太极拳的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昨天晚上陪着孩子看春晚,今天早晨来得有点晚了。但是一定要出来活动活动,要不然今天一天身上都没有劲。而且今天是大年初一,老人说初一早点起,一年都不懒,一年都有精气神。”一位带着孩子出来健身的家长说:“春节长假期间天气暖和,出来锻炼一下,心情很愉快。”
大年初一登高望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在这一天,我市不少家庭男女老少几代人一起登山,讨个步步高升、健康长寿的好彩头。当天10时,记者在市缝山公园看到,从山脚到山顶人头攒动,山脚下,人们还穿着厚外套,一边向上爬,一边脱衣服,许多人走一段距离,便停下来擦汗、喝水。“我每天都来市缝山公园爬山,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三年多了。”面色红润的六旬老人张广德说。
如今,很多市民过年的观念都在转变,他们知道过年除了吃吃喝喝,还要追求健康快乐。“我每天吃完饭都要在这里锻炼一下,过年也不例外,这让我感觉生活非常充实。”在山阳区新城街道墙南村南水北调安置小区,正在健身器械上锻炼的72岁居民王桂英对记者说。自从市体育部门在该小区安装了一批健身器械后,喜欢健身的居民便有了好去处,赶上人多的时候,健身还要挨班儿。
市民从家里出发,步行15分钟内,就能找到合适的健身活动场所。这是市体育部门近两年在全市推进“健康焦作”体育惠民工程的一项内容。“十五分钟体育健身圈”让市民健身更加方便。春节期间,市内部分健身场所仍开门迎客。在市解放路一家健身中心的机械锻炼区,基本上每台器械前都有人在做运动。据介绍,春节期间前来这家健身中心锻炼的人并不比平时少。采访中,许多市民表示,春节这几天每天大鱼大肉吃得不少,带上家人和朋友来锻炼锻炼,对身体有好处。
市人民公园西侧一路之隔的体育场已成为市民慢走、跑步的好地方,每天都有许多人来这里锻炼。陪着妻子慢跑的市民张先生对记者说:“春节期间宴会不断,口腹之欲满足了,但是腰也粗了。来这里跑跑,希望把春节涨上去的体重降下来。”体育场中间的十多个篮球架则成了篮球爱好者的度假胜地,每天从清晨开始,一直到夜幕降临,都有市民在这里打球。大年初四10时,记者在这里看到,我市某高中的学生小杨和他的同学们已经“鏖战”一个多小时了,个个满头大汗。“趁着放寒假,这几天我们天天来这里打球,玩得真开心。”小杨说。
采访中,记者发现,与往年春节黄金周相比,今年我市群众健身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体育健身已成为春节期间休闲度假的重要内容;二是群众健身的方式趋向多样化,既有前往体育健身场所健身的,也有在户外参加体育锻炼的,还有买回健身器材在家里健身的;三是群众更加注重科学健身。为满足群众健身的需求,我市许多社会体育指导员主动牺牲春节假期,自发为群众健身当指导,让群众在科学、安全的环境下参加体育锻炼。
市体育局群体科科长吉翠明告诉记者,因为今年春节期间市内许多体育场馆照常开放,所以群众参加体育锻炼跟平时并没有什么不同。健身贵在坚持和循序渐进,最好能把体育锻炼当成一种生活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