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 笠
“我再去瞧瞧季大姐的身体好点没有,她昨天生病了。”1月30日早上,解放区民生街道学生路社区网格管理员耿绍霞走在看望外来务工人员季大姐的路上,不断地跟社区居民打招呼。
耿绍霞今年44岁,从事社区服务工作已有三个年头。她说:“我的职责就是走家串户协调邻里关系,化解矛盾纠纷,监督环境卫生,登记流动人口信息。总之,俺就是要当好政策宣传员、社区情报员和居民服务员。”
自2011年12月解放区各社区推出“网格化管理”,开展“扁平化服务”以来,耿绍霞就有了属于自己的“责任田”。目前,该区民生街道学生路社区以400户为单元,将辖区划分为10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管理员和2名协管员,都有“五种力量”进驻,即网格管理员、网格助理员、网格监督员、网格治安员、物业管理员,共同承担网格内的大事小情,为百姓服务。
“我负责2个网格,有近800人、4条街道、200多个窨井盖、50个垃圾箱……”说起“格”里的情况,腼腆的耿绍霞一下打开了话匣子。
记者跟着耿绍霞在路上巡查,看到人行道上粘着一块口香糖,她迅速从包里拿出小铲子,吃力地铲下来扔进垃圾桶里。在和平街数百米的一段路上,耿绍霞重复了几十次这样的动作。
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记者跟着耿绍霞捡垃圾、查看路面的破损情况,在“格”里转了3圈。原本以为该休息了,她却走进了临街的一家烧鸡店。这是耿绍霞帮扶的对象季大姐开的烧鸡店,一进门,耿绍霞就熟练地挽起袖子帮她搬起货物来。0
季大姐是浙江人,在和平街开了一家烧鸡店。在一次排查流动人口时,耿绍霞来到了季大姐的店铺,而季大姐很不配合工作,为了赶走耿绍霞还差点报了警。“我理解外来人员的防范心理,可是我必须完成流动人口的登记,才能确保辖区的安全稳定。”耿绍霞说。于是,她每天11时准时来到季大姐的店铺帮她卖烧鸡、照顾家人。渐渐地,季大姐被耿绍霞感动了,十分配合地完成了流动人口登记。
“光靠管理员一个人肯定无法做到随时服务,关键在于发动社区居民、党员参与社区管理,壮大辖区居民自治组织。”耿绍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