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高松涛
杨腊花是市区邮政局焦东收投分局的一名投递员,在投递员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3年。13年来,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她总是第一时间将邮件送到用户手中,从未发生过一起丢失、错投事件,而且在她手上死信经常“复活”。13年来,每次遇到用户她总是像朋友一样打招呼,谁家需要帮助她总是挺身而出。由于贴心周到的服务和助人为乐的精神,杨腊花逐步成长为一名深受用户欢迎的“绿衣使者”,受到了用户的广泛赞誉。
杨腊花常说:“用户满意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去年6月份,她开始负责文化巷市政府家属院区域的报刊信件投递工作。起初,她对新路段的情况不太了解,因此每次投递见到用户就打招呼,和用户简单交流。时间长了,用户对她慢慢熟悉了,经常咨询她一些问题,面对用户的提问,她都积极热情地为用户答疑解惑。
赵先生是杨腊花投递路段上一位年近花甲的长者,今年1月初的一天,杨腊花投递途中遇到赵先生,赵先生急切地问有没有他的包裹,杨腊花翻了翻投递详情单,告诉赵先生没有,并安慰他估计过两天就到了。第二天,杨腊花在路上遇到了赵先生的夫人,其夫人说这个包裹对赵先生十分重要,于是杨腊花记下了包裹的单号。回到局里,她在第一时间查找赵先生的邮件,显示信息已经到达郑州。于是她赶紧给赵先生打电话,让他放心,包裹已经到达郑州,过两天到了就给他送过去。两天后,包裹送达分局,杨腊花立刻给赵先生送了过去,赵先生和家人对她的服务非常满意,连连对她表示感谢,杨腊花却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投递工作就是点点滴滴的小事汇集起来的。在外人看来,投递员的工作就是一项简单地为百姓送报纸、送邮件的工作。其实,投递员就是一个平台、一个窗口,她连接了邮政和人民,代表着邮政的形象,是邮政最后一公里服务的传递者。2012年,省邮政公司加强投递经营服务平台建设,将投递员向客户经理转型,从单纯的投递服务延伸到以投递邮件为基础,以访销、营销为抓手,为用户提供金融、保险、集邮、分销物流等多样化服务,使用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物美价廉的产品和服务。同时,省邮政公司还根据平台客户经理的不同级别设置津贴,使广大投递员在发展业务的同时,实现自身收入的稳步增长。
“打好报刊收订战役,做好日常访销工作。”这是杨腊花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经常告诫自己,一定要服务好段道的用户,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用户的信任,才能打好战役、做好工作。她就是用这样的热情和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每天的工作,用满意的服务换取了用户的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