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仕智 通讯员梁海利)新年伊始,记者在市农业局采访时了解到,今年我市农业工作的目标、任务、重点已经确定:粮食总产20亿公斤,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利税增长5%以上,重点要抓好两项创建,实施三项工程,推进五项创新。
——抓好两项创建:一是抓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高标准建设一批小麦、玉米、水稻万亩示范片、超高产攻关田,大力推进整建制高产创建活动,提高小麦种子标准化繁育基地建设水平。二是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活动。集中力量建设八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硬环境建设步伐,完善示范区道路、水利及服务设施建设;制定落实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力度,加快项目建设;建立融资平台,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支持示范区快速发展。
——实施三项工程:一是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按照全市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规划,整合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一批百亩方、千亩方、万亩方,达到井、渠、路、电、林配套。积极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规划和建设,积极与农技、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等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相结合,显著提高统一服务覆盖率。二是实施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工程。围绕优质粮食、怀药、蔬菜、食用菌、林果及畜牧等特色产业,重点建设面品、怀药、乳品、肉品、玉米、果蔬、调味品、饮品、林产品等九大类18个农业产业化集群。着力做优战略性主导产业,做强区域性优势产业,做大地方性特色产业,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三是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建设工程。完善城市蔬菜自给供应圈,提升城市近郊蔬菜基地生产水平,改造建设城市保障菜田,规划建设城市二线菜田和特色“菜篮子”产品基地。
——推进五项创新:一是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模式,以农技推广区域站建设为重点,着力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高标准建站,合理安排人员,积极协调经费,加紧完善职能。二是创新农村土地经营体制,以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为重点,着力提高农业规模化水平。鼓励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牵头,通过多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家庭农场等,发展规模经营。加快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和流转市场,有效规范流转行为。三是创新农村沼气建设模式,以“沼气工厂”建设为重点,着力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大力开展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建立高标准沼气工厂,对周边农户实行管道式集中供气。要把握沼气工程技术标准,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力度,借鉴城市天然气有偿使用机制。四是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式,以标准化创建为重点,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以蔬菜、水果、食用菌等特色农业种植为重点,进一步加快“三品”基地认定和“三品一标”产品认证步伐,积极推行标准化检测室建设,积极推行监管业务标准化建设,加强工作纪律管理、工作态度整治,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以良好的工作风貌维护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五是创新扶贫工程建管模式,以美化、亮化、绿化、净化为重点,着力提升扶贫工程质量和社会效益。把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特别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结合,积极打造亮点村和示范村。充分发挥整村推进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后发优势,积极筹措“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社会扶贫等方面的资金,用于排污设施修建、道路两旁绿化及路灯亮化,逐步形成“上级投资、县级建设、村级管理、农民受益”的建管模式,精心打造一批整村推进亮点村和示范村。
本版图文除署名外由市农业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