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2013焦作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两会长镜头
两会长镜头
两会长镜头
转型示范 增辉山阳
我市再添文化旅游新景点
我市十余个产品跻身河南名牌榜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2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转型示范 增辉山阳
——代表委员热议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孙国利 张 蕊

  变则恒通,通则长久。

  而今,站在新起点上的怀川大地,转型示范,已然成为耳熟能详的“热词”。

  站在新起点上的焦作,如何联系焦作客观实际,结合《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这一国之方略,对接中原经济区建设,再谋提升之策?一句话,转型示范。

  转型示范,重在新型工业化。市人大代表葛探宇说,新型工业化是以科技含量高、信息化涵盖广、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主要内涵,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由是而言,新型工业化是“三化”协调发展的主导,绝非虚言,更是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选择。

  市人大代表魏新洪说,政府工作报告通篇彰显加快转型、持续发展的总基调,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思想,既抓住了焦作发展的主要矛盾,又突出了焦作发展的时代特点,找准了焦作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突破点和落脚点。

  也正由此,省政府正式印发了《焦作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总体方案》,使焦作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上升为省级战略,这为我市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对此,市政协委员兑恩奇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在融合高端、集聚发展上率先突破。强化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突出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制造业服务业融合、新兴科技新兴产业融合、文化与旅游及相关产业融合,以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以技术进步为突破口,加快产业链条由单一线条向闭合循环转变,产业布局由分散向集聚集群转变,产品由初粗加工向精深加工、终端消费产品转变,着力提高高成长性产业、先导产业、文化旅游业比重,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建设中原经济区,走好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新型城镇化是引领。对此观点,市政协委员、鑫诚集团董事长靳艳军深表赞同。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对焦作来说,推进新型城镇化,引领现代新生活的抓手,就是着眼科学引导、着眼城乡联动、着眼产业集聚、着眼完善功能、着眼惠及民生,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奋力推进。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新型现代化农业,更是建设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焦作市在发展新型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全面加快传统农业向优质高效、精深加工转变,提高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着力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初步实现盈仓富农、强根固基的目的。对此,市人大代表李世江、市政协委员李兴国的观点颇为相似: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在优质、高效、绿色发展上率先突破,这是焦作的勇敢担当。

  现代服务业,是推进城市转型的重要“引擎”。当前,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渐次推进,世界城市体系逐渐形成,城市竞争力、经济控制力的提升与城市自身服务业的发展呈现出一种互动趋势。市政协委员詹东平、陈志强说,就焦作而言,现代服务业在城市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并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在拓展和优化城市空间、提升城市能级、提高城市竞争力和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诸多方面,现代服务业的作用愈显突出,并成为焦作转型示范的重要“引擎”。为此,我市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首家设立物流办的举措,对于推动全市物流业转型升级、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充分体现了市领导的前瞻和睿智。

  科技点燃梦想,创新成就未来。科技创新是资源型城市加快经济转型的助推器,是一座城市支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源泉。市人大代表柴战安、市政协委员都平认为,焦作要围绕科学发展和转型示范市的本质要求,把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有机融合,牢牢把握发展方式的转变要诀,以政府之手引领科技创新,以企业主体带动科技创新,以引进嫁接加速科技创新,以人才智力支撑科技创新,强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在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中铿锵前行。

  是要GDP,还是要清新的空气?是固守粗放的增长方式,还是让发展道路更持续?就此问题,市人大代表张国平、市政协委员刘兰生直言不讳:在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抉择面前,焦作的选择应该是,建设生态文明,托起美丽焦作。事实上,建设生态文明,不是为了绿水青山去制约发展,而是不再依靠增加要素投入、消耗自然资源、追求数量扩张来实现增长。为此,转型示范中的焦作,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治理北山生态,打造城市水系,强化污染防控,加快结构调整,推动绿色发展,托起美丽新焦作。

  行百里者半九十。转型,让我们看到了焦作的光明未来;转型,让我们看到了焦作的无限希望。焦作的转型示范,在进行,在持续,在提升。焦作的转型示范,切忌操之过急,需要持之以恒,不断摸索,在实践中推陈出新,在转型中超越自我。长此以往,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目标,定能在怀川大地变为现实!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