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跨越发展水利 建设美丽武陟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3年2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跨越发展水利 建设美丽武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图为武陟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常鸿(前左三),县委副书记、县长闫小杏(前左四)在调研武陟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引黄补源供水工程
  治理前的二干排
  治理后的二干排
 
   

  荣誉

●连续两年获得了全省水利建设“红旗渠精神杯”

  ●连续六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愚公杯”先进县

  ●2011年度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11年度被省水利厅评为河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

  核心提示: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当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国全党的共识,当中原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当“两不三新”成为引领各地、各行业发展的一面旗帜,当奋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前列成为一分责任、一分担当,水利部门怎么做好这篇文章、担起这分责任。

  近年来,武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紧紧围绕国家、省、市的相关要求,结合该县做强工业、做优农业、做靓城市、做大旅游、做活商贸、做好民生的“六做”和“八区”建设,对武陟县的水利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跨越发展水利,建设美丽武陟。

  在武陟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上级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武陟水利系统一班人,用发展的眼光、改革的思路、创新的举措、百倍的干劲,借国家治水之力,谋划武陟最大利益,连续两年获得了河南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红旗渠精神杯”,开创了水利建设新篇章,为武陟县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新思路战略,提供了强大的水资源保障和动力。以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和谐水利为主导的三大水利板块已初具雏形,蓄势待发。

  吹响民生水利强音

  党的十八大按照民生优先、富民惠民的政策取向,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全面部署,体现了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

  水利与民生息息相关,近年来,武陟县水利局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坚持民生优先,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让民生唱响水利建设的最强音。

  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是中央、省、市、县为民兴办的实事工程、民生工程,也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工程。去年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项目下达后,该县水利局高度重视,立即开展招标,本着“好事办好”的原则,提前召开项目村干部会议,组织学习国家有关规定,杜绝乱收费现象发生,提前做好项目开工准备工作,确保让群众得实惠。

  去年,该县投资2460万元,为8个乡镇37个行政村解决了4.42万人饮水问题。由市政府安排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涉及26个村,总投资1760万元,打井26眼,敷设管道41万米,工程现已完工,解决了3.52万人饮水问题,使群众提前吃上了安全水。

  截至目前,该县先后实施了12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02亿元,解决了171个村、20.33万人包括1.5万名学生的饮水问题。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村改水率84.5%,改水人口受益率达100%,建设工程全部投入使用并实现供水到户,工程使用率100%,水质达标率100%。

  “十二五”期间,该县将进一步拓宽投入渠道,多方增加投入,安排好资金;引导和组织好受益群众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建设;用一年左右时间解决规划内剩余的6.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然后再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力争再用3至4年时间,解决新增15.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大虹桥乡韩原村有1200口人,去年春季干旱,而该村的机井都是上世纪60年代打的,根本抽不出来水,可把村民愁坏了。而现在,当你途经该村耕地时,定会让你眼前一亮:一座座整齐的井包,笔直的硬化生产路、排水渠,一行行田间林木,一个个高标准的节水示范区……

  该村村民陈大林说:“县委、县政府在俺村投资新打了20眼机井,配套了39眼机井,敷设了地埋管道,彻底解决了俺们浇地难问题。”

  作为有耕地面积67.5万亩的全市第一农业大县,像陈大林一样的农民数以万计,如何保证这些农民旱能浇、涝能排,旱涝保丰收,该县把小农水建设作为民生工程的又一着力点,让小农水惠及大民生。

  2008年,该县有效灌溉面积达58万亩,节水面积27万亩,近3000眼机井出水不足或接近报废,严重影响了农业发展。2009年,该县成为全国首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2009~2011)项目实施县。3年间,该县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总投资5200万元,打井519眼,洗修旧井927眼,配套1460眼,开挖灌区引水渠2.5公里,硬化斗渠42公里,清淤整治排涝沟22公里,新增节水灌溉面积9万亩。该县发改委、水利、农业、国土、财政等多家部门统一规划、统一实施,以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为大盘子,整合新增千亿斤粮食农田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新农资补贴项目、旱作物节水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土地整理等水利建设资金,打井2640眼,配套机井4100眼。2012年年底,该县共建成节水灌溉面积32万亩,新增地埋管道节水面积27万亩,改造引黄节水面积5万亩,开创了水利建设新局面,全面提升了全县水利基础条件,为粮食连续高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外,该县还认识到,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提高农业高效发展,是水利建设的发展方向。2012年,该县在发展节水灌溉中,结合土地流转、高效农业,以建设现代农业、中低产田改造、新增千亿斤田间工程为重点,建设农业节水灌溉面积5万亩,全面提升了农业灌溉条件。

  今春,该县还计划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8万亩,改善有效灌溉面积2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1万亩,改善除涝面积10万亩;打机井560眼,配套机井1100眼;清淤整修灌排河道102条,长165公里,为粮食连续高产打下坚实基础。

  生态水利扮靓城乡

  武陟县不是一个“富水”的地方,但是境内水系较为发达,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流域,具有“客水”资源丰富、“主水”资源相对缺乏的特点,是典型的“工程型”缺水地区。

  怎么变劣势为优势?武陟县委、政府充分坚持实施生态水利建设,统筹考虑水利工程与生态建设的关系,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外引内联,走出了一条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了水利工程服务经济社会、扮靓城乡面貌的经验。

  二干排是该县主要排涝河道之一,是县城及周边8个乡镇泄洪、排污的重要通道,由于多年未加系统治理,河道私搭乱建、违章建筑、倾倒垃圾随处可见,河道杂草丛生、污水横流,不但导致河道变窄、淤积严重、排洪不畅,严重影响河道行洪,而且给城市形象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2011年以来,该县投资4700余万元,分两次治理了二干排城区段和下游段。特别是2012年,在二干排城区段治理中涉及到拆迁,任务重、困难多。武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领导分片包干,一天一通报进度。各职能部门、有关乡镇分工负责,齐心协力,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拆迁任务,保证了工程顺利开工。同时,为了彻底治理河道污染等问题,该县财政拿出2000余万元,敷设二干排城区排污管道7000米,将污水直接送到污水处理厂,保证了城区河道的清洁,全面提升了河道防洪标准,为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线。沿河居住的群众都说:“谁能想象这就是以前那条又脏又乱的臭水沟啊!”

  去年,该县充分利用“客水”多的优势,实施了2条线路建设,即南水北调武陟受水区管线和水厂工程,这是该县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重大举措,武陟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常鸿,县委副书记、县长闫小杏高度重视,亲自指导规划了南水北调线路和厂址,总投资1.87亿元,供水管道长28.1公里,建水厂一座,打造高标准供水体系。工程建成后,年供水量达1200万立方米,可保证县产业集聚区、城北工业园区及木栾新区所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居民用水,为新型城市提供供水保障。目前管道建设已开工,将于2013年内建成通水。引黄入焦工程是焦作市委、市政府的重点水系建设工程,该县借助这个工程,可以实现向沁北小董、三阳贫水区供水,实现引黄灌溉和生态补源。

  

  和谐水利保安全促发展

  和谐,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如何实现水利工作的和谐发展?保证人水的和谐相处,切实抓好防汛工作,为全县人民生命财产担负起责任首当其冲。

  武陟县是焦作市防汛重点部位,境内有黄沁河堤防109.3公里、两大易生险区、内涝排涝骨干河道8条,城区排涝体系不健全、隐患多,尤其是黄沁河堤防担负着保护华北的重任。

  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武陟县特殊的防汛任务。武陟县水利局担负着全县的防汛部署重任。该县坚持工防和人防两手抓。常鸿、闫小杏多次深入防汛险工险段,督促检查防汛工作,要求全县防汛工作立足于防大水、抗大洪、抢大险,确保安全度汛,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建立防汛责任体系,层层落实责任,搞好防汛隐患排查整改,完善各类防汛方案预案,足额储备防汛物资,积极组建防汛抢险队伍,确保了武陟县没有出现过大的险情。

  在做好防汛工作、保障全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该县把项目建设作为跨越发展水利事业动力,作为推进和谐水利建设的主要抓手,上大项目,大上项目,取得了明显效果。

  武陟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水利项目工作,多次带领水利局负责人进京赴省争取项目。2012年,当了解到国家将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拿出21亿资金治理中小型河流时,立即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了武陟县蒋沟河治理方案、二四区涝河治理方案、老蟒河治理方案。经过不懈努力,多次和上级部门沟通,3条河流治理项目全部获得批复,争取项目资金达7000万元。同时,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引进资金2460万元,整合发改委、土地、财政等项目资金5560万元,2012年,该县水利建设项目资金达4.52亿元。大量的水利建设资金投入到各个水利建设领域,促进了武陟县的水利建设跨越发展。

  2013年,按照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完善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等精神,武陟县将以“防洪除涝、饮水安全、抗旱节水、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文明、人水和谐”为战略目标,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水资源管理、深化水利改革、提高水利保障能力,将大力发展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农村饮水安全、中小型河道治理、引黄补源灌溉、南水北调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工程建设。突出一个目标,抓好两条线路,整修三条河道,抓好四项工作,打造五个水利,全面提升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打造武陟县循环水系,以水利发展保农业丰产、保产业提升。一个目标是保“红旗渠精神杯”争先进。两条线路即引黄入焦和南水北调线路,将围绕两条线路,规划全县水系建设,向沁北贫水区、城区提供水资源,保护地下水,改善生态环境。整修三条河道即蒋沟河、老蟒河、二四区涝河,提升沁北、沁南排涝标准。四项工作即抓好项目争取和建设、防汛除涝、水资源管理、安全饮水。五个水利即民生水利、阳光水利、生态水利、节约水利、和谐水利。

  201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武陟县水利局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和民生水利理念,着力做好民生水利工作,让人民群众从水利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顺应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把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重要抓手,努力给子孙后代留下水净、河畅、湖美、岸绿的美好家园。要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积极践行“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锲而不舍抓落实,满腔热忱解民忧,办好民生水利实事,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回首过去,治水兴水成效显著,亮点纷呈,收获令人喜悦;展望未来,水利发展蓝图绘就,任重道远,更当奋力前行。武陟县水利局将乘着十八大的东风,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奋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为武陟县“八区”建设和“三化”协调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版图\文:本报记者张鹏 本报通讯员贾长灵)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