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名片】
★连续六年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区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百强文化旅游区
★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区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先进区
★全省最具投资价值(县市)区
★省级优秀金融生态区
★省级文化工作先进区
★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
【序 言】
江河不废,万古奔流。2012年,山阳区抢抓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多措并举促增长,攻坚克难顾大局,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201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23.2亿元、3.85亿元、61.1亿元、62.3亿元、9550元和20460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6%、13.3%、21.7%、14.5%、10%和10%。
莫道今年春将近,明年春色倍还人。2013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关键之年。山阳区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务实重干、加快转型,奋力开创山阳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2013年山阳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外贸出口增长17%;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
山阳区将把握“一个基调”、实施“一个战略”、实现“四个转”。就是要把握“务实重干、加快转型”的总基调,强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社会管理转型、领导方式转变。
加快产业转型
实现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通过打造“一区两带五圈”(“一区”即沿人民路特色商业街区,“两带”即南水北调沿线旅游观光带和北部沿山休闲带,“五圈”即东方红、艺新、焦东、焦南、人民东路商圈),推进传统商贸服务业升级;不断加强金融业、现代物流业等多元化服务业态的集聚,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重点引进建设体量大、档次高、带动力强的复合型城市综合体项目,鼓励引导辖区企业与大型商贸企业、专业经营团队开展合资合作,推进商贸企业品牌化经营、专业化管理,进一步增强全区商贸服务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强化集聚区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总投资59.7亿元的10个在建项目、总投资32.1亿元的8个新开工项目达产达效,提升产业层次,促进工业转型提升。以“高、特、优”为主攻方向,拉高项目准入门槛,培育新的产业体系。鼓励辖区企业加快产品结构优化调整、技术改造和规模扩张,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科技支撑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做优做强骨干企业。
着力发掘山阳区深厚的文化底蕴,推进山阳故城遗址、药王庙、南水北调山阳记忆等项目的开发建设,找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承接点和着力点,以“吃、住、购、娱”等消费性服务业发展为重点,加快特色商贸街区和大型消费综合体建设,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丰富产业层次;大力扶持文化创意、演艺娱乐、节庆会展等相关产业发展,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城市转型
提升城市发展品位
坚持高起点定位、大手笔规划、规范化运作,将新型社区建设与中心城区范围内现有城中村、棚户区开发改造通盘考虑,着力引进一批实力强、知名度高的大型地产集团,谋划实施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的城建开发项目,全面加快城市化进程。要按照 “成片开发、集约建设、综合配套、突出特色”的原则,尽快启动一批条件具备的城建项目,确保开发一片土地,打造一个精品。
鼓励社会资金进入社会事业,大力实施战略性招商,变招商引资为挑商选资,瞄准国际国内500强和行业龙头,大力开展招大商、招名商活动。同时,进一步提升重大项目的服务水平,保证项目尽快落地、见到实效,在全面推进征迁工作的过程中加快城市建设、提升人居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要坚持城市建设与科学管理并重,按照城市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的工作部署,积极整合城市管理资源,理顺城市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环境卫生常态化管理体制,营造优美的城市环境。
加快社会转型
创新社会管理体系
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坚持民生优先、基层优先,继续加大投入、安排专项资金,积极开展和谐社区试点建设;推行“网格化、精细化、人性化、信息化”管理,因地制宜地开展社区特色服务项目创建活动,真正把社区建成政府形象的窗口、服务群众的平台;持续深化“平安山阳”建设,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保障。
着力改善民生。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以创建国家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区为载体,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积极推动城镇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新农合衔接,各类参保人员在地区和制度之间顺畅转移衔接,巩固和发展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的农村医疗卫生制度,保障群众的健康权益。认真落实城乡低保制度,做到动态下的应保尽保,不断完善社会养老救助体系,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能力。加强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适时出台失地农民保障政策,解除失地农民后顾之忧。
加快领导方式转变
推进工作机制创新
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加快转型靠什么,我为转型做什么”的思想,强化大局、责任和发展意识。全面提高干部培训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围绕转型发展的实践引进高端人才、招录专业人才。建立推进干部服务基层制度,在项目建设、社区服务和征迁一线锤炼干部作风,以实绩考验干部,真正给干成事、干大事的干部提供舞台。积极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继续创新领导机制、完善目标机制和强化推进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放歌山阳
□樊树林
寒梅傲雪,寄来了春天的请柬
乳燕新啼,衔来了又一个季节的轮回
如火如歌的时代 再一次向我们发出了庄严的邀约
我们啊 该怎样开始新的征程
此刻 辽阔大地更明媚
此时 让我们尽情敞开心扉
一起聆听山阳的宏大交响
一起书写跨越发展的恢弘乐章
201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历了时代的雨雪风霜
2012年也是值得赞美的一年,我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堡垒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战胜挑战,我们更加信心百倍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节节攀升,凝聚了多少心血汗水
商贸服务业的壮大,再次巩固了中心城区的地位
农民收入途径更广,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民生工程亮点纷呈,父老乡亲的日子更甜美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面启动,捷足先登
城乡统筹发展的画面交相辉映
看,那一幢幢崭新的楼房鳞次栉比
听,那是居民们的笑语盈盈
巍峨的太行山下
曾经沟壑纵横,荒草丛生
南北落差80多米
但是,我们硬生生创造了奇迹
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悄然崛起,气势宏伟
恒艺纺织、多碳醇助溶剂、荣格保健
20多个超亿元项目在此集结待命
工业兴区的梦想啊 触手可及
没有谁能阻挡发展的步伐 岁月留给我们的
只是一次次对“发展是硬道理”的敬畏
那是摩登街 一条不足两公里的小路啊
如今 大商、五星电器、奥斯卡影院等
30多家知名品牌 在此荟萃云集
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号角嘹亮
由传统商贸业向现代服务业的嬗变
路子越来越广 脚步越来越矫健
投资2亿元的新商城 卓尔不凡
投资12亿元的东方红国际广场项目
坐拥繁华之上
南北财富大厦、华融国际水岸
面积9万平方米的商务楼宇入住率达90%
电子商务、总部经济
已经成了我们现在的口头用语
东方红、焦东、艺新、人民路等商圈风起云涌
二三产业已是满目芳菲
这是25万人民的家园
年轻而有魅力
处处令人陶醉
这里气象万千 画图重绘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一年
2013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
宏图在前,需要怎样描绘我们就怎样描绘
目标在前,应该怎样答对我们就怎样答对
“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恰如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在转型中提升
走来我们这样一个庞大的方阵
蓝图如此恢弘,
激励着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团队
务实重干是我们的铮铮宣言
加快转型是我们庄重的承诺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是我们必由的抉择
推进产业转型
带动城市转型
创新社会管理转型
引领领导方式转变
这是我们的责任所在
这也是众望所归
发展服务业冲锋号角嘹亮清脆
工业转型提升 振聋发聩
统筹城乡发展 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提高施政能力 完成背街小巷治理
这一通通响鼓啊
出发点是民生
落脚点还是民生
“一心一意谋发展”,步调一致 高歌猛进
“聚精会神搞建设”风正帆悬 万众一心
凝聚力,凝聚全区上下的聪明智慧
推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江春水
创新力,创新跨越发展的超前思维
提升力,提升山阳区的时尚品位
新形势,新气象,新起点,新思路,形影相随
走在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前列高瞻远瞩,科学定位
回首过去,成就喜人,值得我们尽情赞美
放眼未来,任重道远,力量在这里涌动荟萃
克难攻坚,团结奋斗,我们书写了历史辉煌
乘势而上,高歌猛进,我们把理想再次放飞
今日的山阳区政通人和,气象万千,阳光明媚
明天的山阳区更加繁荣,更加和谐,更加壮美
本版图文均由山阳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