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郭树勋) 去年以来,新区始终把惠民与民生发展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从社会事业局入手,强力推动惠民工程的发展。
在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上,新区以整合教育资源为核心,推进项目建设和教育均衡发展。文苑街道中心小学作为一所寄宿制小学,总投资3000万元,总体建设已完成,南李万、芦堡、史平陵、抄平陵小学的撤并工作也已顺利完成。河南理工大学附中三期建设已完成选址、设计、地面附着物赔偿、地勘等前期手续和拆迁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同时,新区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划片、就近入学政策和落实学籍管理制度,实行科级干部一包一,关注困难群体子女和特殊学生的教育。
在卫生各项事业上,新区一是狠抓卫生项目建设。2012年度,新区通过努力,争取到乡镇卫生院取暖工程、新区卫生监督所项目、文昌社区服务中心、宁郭镇卫生院病房建设楼等项目,共争取上级资金350万元。二是以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建设为主线,狠抓村卫生室合并和标准化建设工作。新区完成了核心区所有行政村合并工作;投入资金80余万元,完成了村室标准化建设工作。三是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截至去年10月底,新区5家乡镇卫生院共零差价销售药品660万元,114家村卫生室共销售基本药物281.3万元,直接让利群众320余万元。四是扎实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新区共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4万份,开展健康教育宣传60余期,预防接种儿童1万余人次。五是完成区划调整后4家乡镇卫生院的名称变更,并发放了新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新区完成了114家村卫生室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发放工作,完成了卫生院财务和业务手续的衔接工作。六是稳定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重点治理年”活动。
在落实民政各项工作中,新区一是切实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区划调整后,新区进一步规范城乡低保制度,提高保障标准,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12.42万元、城市低保资金29.66万元、“五保”供养补助经费39.6万元、一次性医疗救助金21.2万元;救助学生26人,发放救助金9.25万元;确定9户倒房重建户,共补助资金5.5万元,确保了因灾倒房的困难家庭早日重建新居。为了缓解重点优抚对象和部分退伍军人生活困难问题,新区切实做好涉军稳定工作,特安排专项资金50万元,用于困难群众、优抚对象的生活援助。二是以落实优抚政策和维护优抚对象合法权益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双拥”和优抚安置工作水平。按时、足额发放优抚经费22.48万元。三是加快推进新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做好敬老工作。投资26万元,修缮了辖区5所敬老院的房屋和配套设施,改善了“五保”对象的居住条件,解决了孤老优抚对象、“三无”老人、“五保”老人的生活问题;做好敬老、爱老宣传活动工作,完善了老年人优待制度,及时足额发放了敬老补贴。四是推动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积极组织2012年度“爱心一日捐”活动,提高孤儿救助标准,切实解决了28名孤儿生活和入学的实际困难,共发放孤儿救助资金20.88万元;区划调整后,接收3家福利企业,及时帮助其在省民政厅完成了变更登记;顺利完成了2012年度的福利企业年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