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 剑
“武术源于中国,武术运动的发扬光大,根本在于青少年的参与。但对于焦作的很多青少年而言,武术同自己现实生活的距离依然十分遥远。只有大力推动武术进学校工作,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武术的内涵,让武术传统文化得到传承,才能彰显中国武术的魅力。”昨日,市政协委员、孟州少林武术院院长耿军对记者说。
二十多年来,耿军致力于向青少年普及武术文化,孟州少林武术院至今已有,200多人考上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院、武汉体院等高校。耿军说:“2010年8月,国家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文在全国中小学推广实施武术健身操,标志着武术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两年多来,这项活动得到了卓有成效的开展,武术教育在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耿军认为,目前青少年武术工作在渠道上、政策上都是畅通的,武术除了健身功能外,还有文化教育的功能,别的体育项目无法替代。武术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孩子讲文明、讲纪律的观念,树立爱国主义思想都大有益处。因此,武术健身操不仅要进中小学校园,而且要进大学校园,要让武术进校园活动成为传承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载体,使学生通过习练中华武术,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于强身健体中生发爱国情怀。 本报记者 郭 剑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