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2013焦作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
加快推进武术进校园
扛起国字号医药大旗
让公立医院更惠民便民
用知识产权提高核心竞争力
举全市之力办好省运会
抢抓机遇快发展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2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政协委员耿军:
加快推进武术进校园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郭 剑

  “武术源于中国,武术运动的发扬光大,根本在于青少年的参与。但对于焦作的很多青少年而言,武术同自己现实生活的距离依然十分遥远。只有大力推动武术进学校工作,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武术的内涵,让武术传统文化得到传承,才能彰显中国武术的魅力。”昨日,市政协委员、孟州少林武术院院长耿军对记者说。

  二十多年来,耿军致力于向青少年普及武术文化,孟州少林武术院至今已有,200多人考上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院、武汉体院等高校。耿军说:“2010年8月,国家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文在全国中小学推广实施武术健身操,标志着武术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两年多来,这项活动得到了卓有成效的开展,武术教育在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耿军认为,目前青少年武术工作在渠道上、政策上都是畅通的,武术除了健身功能外,还有文化教育的功能,别的体育项目无法替代。武术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孩子讲文明、讲纪律的观念,树立爱国主义思想都大有益处。因此,武术健身操不仅要进中小学校园,而且要进大学校园,要让武术进校园活动成为传承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载体,使学生通过习练中华武术,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于强身健体中生发爱国情怀。 本报记者 郭 剑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