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原文钊
“提高失地农民就业能力,增加失地农民收入,完善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对建设和谐、稳定的新型农村社区至关重要。”日前,马村区待王街道白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卢国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卢国强认为,农民失去了土地,等于失去了生产资料,失去了收入来源和生活来源,让失地农民生计可持续,是一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那么,提高失地农民的收入,对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至关重要。
“把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作为征地的前置条件,不仅有助于预防失地农民陷入贫困风险,也有利于国家必要的征地工作高效健康运行。”卢国强认为,政府应针对失地农民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帮助失地农民创业,并针对失地农民开展相关技能培训,提高失地农民就业能力。同时,政府应尽快出台专门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筹集社会保障基金,专款专用。对失地农民提供社会养老保险保障,可采用目前国内发达地区“以承包地换保障”的通常做法,即在土地被征用后,失地农民“农转非”,除了领取应得的补偿费用以外,还要进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使其基本生活得到长期保障。
本报记者 原文钊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