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国利 许伟涛
鲲鹏图南因变化,鑫诚图新而提升。
此论非虚。近年来,鑫诚集团凭借一以贯之的创新发展,探索出一条转型之路,并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行业一片风声鹤唳中,一枝独秀。
如今,由董事长靳艳军、总裁张国平掌舵的焦作鑫诚集团,已是国内知名的拥有原材料开采、技术研发和产品制造完整产业链条的大型耐火材料企业,成为国内耐火材料行业为数不多的产品配套最为齐全的企业之一。
“鑫诚股份当初的改造升级是被逼出来的。”多年后,张国平坦言,“如果不转型,生存难以为继,发展难以为继。”尽管如此,鑫诚股份所探索的在转型中重生之路,对于焦作这个高耗能、重污染产业比重大,产业结构调整任务依然艰巨的老资源型工业城市来说,毋庸置疑有着典型的样本意义。
始建于1951年的市轻工耐火材料厂,因亏损严重、资不抵债,于1998年宣布破产,其间曾两次拍卖均无人问津。
原因为何?鑫诚股份原来地处中心城区,由于工艺落后、生产工序连续性差、除尘系统老化等原因,生产过程中的大气污染问题一直难以解决。
具体咋办?面对发展和环保的双重压力,鑫诚股份的“掌舵人”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果断决定:实施整体搬迁、易地改造。
安得击水游,图南附鹏翼。能敝复成新,志远得奇迹。如此一个大胆决策,收获了一个新鑫诚——2005年8月16日,鑫诚股份仅用两年时间,在一片乱石滩上建起一个大型现代化耐火材料企业。整体搬迁后的鑫诚股份公司,淘汰了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倒烟窑,建成了4条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耐火材料生产线,使企业产能由年产2.5万吨一跃升至年产9.6万吨,产品合格率由原来的85%提升为目前的95%以上,设备除尘率高达99.5%,回收的粉尘还可用于再生产。
众所周知,企业转型升级是产业升级的微观层次,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立足点。但产业升级转型并不意味着要抛弃原有的传统产业,而是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新型适用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造和提升,使老树开新花。
首先,鑫诚在产品结构的升级过程中,高度重视“三个替代”,即高档材质对低档材质的替代、不定型产品对定型产品的替代、功能型产品对普通产品的替代。技改搬迁投产庆典时燃放的鞭炮硝烟还未散尽,鑫诚就开始了企业发展的一次次刷新:2008年,投资4000余万元实施二期扩建工程,使产能跃至年产25万吨;2009年3月份,开工总投资2亿元、年产25万吨、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的三期建设工程项目。
与此同时,鑫诚紧抓技术质量工作不放松,从产品创新、工艺改进到质量管理与控制,紧密与生产实际相适应,不断改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努力提升各项管理水平。
山东华宇等几家用户的几个B型砖品种因尺寸大,难以成型,其烧成、生产效率、质量难以控制。为此,鑫诚积极与用户和相关设计院沟通联系,最终对砖型进行了变更,保证了产品顺利生产。
针对生产山东天阳黏变砖时出现的裂纹问题,鑫诚从细粉细度、碾料质量、模具稍度及光洁度、成型操作方法、干燥温度、砖坯残余水分等方面从严控制,减少裂纹,极大地提高了产品合格率。同时,鑫诚进行了沁阳三铝生料代替黏土熟料生产赤壁黏土T-3砖的配方改革,缓解了黏土熟料不足的困难;进行了用高铝料代替一定比例的红柱石和煅烧氧化铝粉生产红柱石砖的实验并投入批量生产,降低了产品成本。
在创新质量管理方面,鑫诚进一步强化基础管理,重新修订了质量管理制度,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划分了生产工艺责任区,建立了质检人员考核制度,并针对不同的合同要求制定相应的工艺要点和质量控制办法,进一步强化半成品检验,严格执行新上品种必须核对砖型图和首验单签字制度,严格对半成品外观、厚度尺寸和单重进行抽检并逐车验收,着力加强对容易四角不照品种的重复控制。同时,鑫诚进一步强化成品检验,严格产品实物与图纸的校对,严格实行检选、验收、装托三次核查,尤其对已盖章产品勤检多查,一次验收合格率达不到95%的重新拣选,严重拣选不合格的进行通报处罚,出现批量质量问题的坚决不予验收,并强化质量动态分析,及时总结、搜集各种质量结果和信息,反馈给有关领导和部门协调指导生产,强化质量责任追究,对出现问题的单位和个人严厉处罚。
在节能降耗方面,鑫诚通过采取避开尖峰和高峰用电、杜绝设备空转、提高设备生产效率、加强照明用电管理等措施,有效遏制了电力超耗;通过加强生产用水的循环利用、控制用水量等措施,节约了水资源,降低了用电量。同时,公司成型车间通过修复旧螺丝和台秤损缺零件再用、严格按照所开台车数量领用柴油和润滑油、严查非工作时间台车长明灯和空车运转等措施,有效降低了各种消耗;模具车间通过修改旧模具、旧锤头、旧顶底板、旧螺丝等再用,有效缩短了模具加工时间,节约了原材料,降低了人工成本;成品车间通过加强缠绕包装管理,全年缠绕膜消耗控制在公司要求范围之内;综合车间通过压模螺丝和锤头螺丝的修旧利废、球棒及球蛋的废物回收,收到了较好的降耗效果;销售处组织回收旧木托近8000个,价值25万余元。
耐火材料企业经营,关键在市场,也就是要能拿到合同,有活儿干。在创新营销方式上,鑫诚有一条“营销铁律”——签订一份合同,打出一片市场。
正是凭借这一营销理念,鑫诚不断强化诚信履约和优质服务,密切与客户的沟通联系,不断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使既有市场得以扎实稳固,并始终坚持既抱西瓜又捡芝麻的营销原则,广泛搜集市场信息,深入挖掘市场潜力,积极采取有效手段锁定一切有合作可能的用户,最大限度地扩大市场份额,收到显著成效。该公司先后开发了辽宁霍锦碳素、包钢钢联股份、德州永兴碳素、内蒙古大唐国际、山东天阳碳素、新疆农六师铝业、中铝广西分公司等一大批新客户。
与此同时,鑫诚积极采取各种强有力措施,下大气力狠抓货款回收,千方百计提高预付款比例、减少资金垫付,最大限度地缩短回款周期,保证了正常生产需要。根据合同交货要求,密切关注用户施工进度,合理安排品种生产进度和组织发运,确保了合同按要求履约,其中单日发货量最高达1300余吨。该公司还与中铝国际签署委内瑞拉CVG集团项目的合作协议,为将来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靳艳军、张国平在鑫诚股份转出生机与活力、转出发展与提升的过程中,时刻在思索着企业的长远发展。他们认识到,绝大多数传统企业大而不强,特别是就耐火材料企业而言,只有专注于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才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之,在转型中实现华丽转身的鑫诚股份有限公司,落子频频:
——成立鑫诚矿业有限公司,打造原料供应大后方。此举不仅可从根本上解决原料供应问题,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充分利用矿产资源,从事耐火黏土、铁矿石、高岭土等原料的开采、加工、销售等。
——成立鑫诚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打造产业转型新样本。占地面积230亩,总投资8亿元的鑫诚特材拥有自动化耐火材料生产线6条,设计年产能15万吨。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进一步提升鑫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成立鑫科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始终把握耐火材料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最新动态。鑫科耐火公司拥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自动化电子配料散装耐火材料生产线3条,年可生产不定型耐火材料10万吨以上。
——成立鑫诚高温材料有限公司,“补链成线”打造新的增长点。鑫诚高温公司依托耐火材料矿产资源,生产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焦化、碳素等行业使用的轻质耐火砖、保温材料等,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实现利税2000万元。
如今,鑫诚集团公司拥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耐火材料生产线,年综合产能在80万吨以上。产品品种包括黏土类、高铝类、不定型类及轻质类等10余个系列数千种规格型号,具有承接整套焙烧炉、焦化炉所需特种黏土砖、轻质砖、散装料、硅砖、高铝耐火砖等耐火材料合同的能力。
“企业转型的路径有多种,但通过持续的技术升级培植其生命力和成长性,通过引进具有节点作用的项目,使产业链条由短变长,实现链式发展,无疑是最有效的路径之一。”临近采访结束,靳艳军说,“已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鑫诚股份,目前正在谋划上市。上市成功之后,将开工建设碳素工程。届时,鑫诚股份年销售收入将达到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