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水涛 方家禾
随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快速推进,如何在农村营造一种全新的生活形态,如何让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等问题成为今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建新型农村社区
市政协委员、焦作华联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宗华:我们参与了修武县城关镇赵厂新型农村社区的开发建设。这个地域面积广且地块分散,拆迁难度大。我们与村委会结合后,采用了先安置后拆迁的方法,直接让老百姓拿旧房钥匙换新房钥匙。我们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和压力,希望政府能够给予大力支持。
市政协委员、修武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陶江山: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定要由政府主导,不能把困难都推给开发商,要进行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运作。
市政协委员、市商务局副局长刘东成:农民住进现代化小区是好事。但集约出来的土地做什么用?不能单纯依靠开发房地产,如何吸引更多的人和钱到这个地方去?都要细细谋划。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要符合地域特色
市人大代表、温县招贤乡仓头村党支部书记李保林:我们村是一个移民村,十几年前因小浪底工程从洛阳迁移过来。现在村子统一规划,路面都是硬化的道路,还有整齐划一的农家小院,房前屋后有绿化,居住环境非常好。没有高楼大厦,我觉得我们村就是新型农村社区。
本报两会微评员@箫鹤飞翔:单纯通过转变农村居住方式来实现生活形态的转变,其实质就是农民“被上楼”,既不符合农村实际,也不符合群众期望。
本报两会微评员@995范四新:建社区就要对一些地方进行拆迁,这就要把所有与人们的利益有关的,特别是拆迁安置等问题进行妥善解决,不能只是纸上空谈。
本报两会微评员@浮生幽梦三石缘:要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美丽焦作和旅游焦作的整体发展战略和规划上,体现地域特色。
相应配套设施要跟得上
河北网友@刘丽GYW:相应的文化、健身、娱乐、医疗、便民措施也要跟上。社区服务行业、安保设施也要到位。
本报两会微评员@箫鹤飞翔:要注重配套设施建设,对水电气暖等生活配套设施费用实施补贴,降低农民生活成本。要完善周边商业设施,便于生活。
本报两会微评员@郑翔Eric: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活动,组织合唱队、秧歌队等。
本报两会微评员@小天儿ooO:建立文化活动中心,设立农村图书馆科教室,让更多的村民接触到计算机、生猪饲养、大棚栽培等技术,用技术来带动农业的发展;与高校联合,实行志愿者帮扶政策。
就业教育早考量
本报两会微评员@周凯先生:让失地农民有工作,能挣钱养家糊口。
本报两会微评员@魏远峰:要有前瞻性地对农民进行教育引导,非常必要。部分在土地流转早期获益者,如果无法忍受财富,会很快吃喝嫖赌把钱花光。
河北网友@孙建国敬业心: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需要吸取城市发展经验教训,没有长远的打算,就可能会长久地折腾。不能照搬城市建设,应该拿出几种方案,经由村民广泛讨论。
完善综合服务功能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陈湘在两会上作《关于焦作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时提到,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要积极,又要稳妥。
2013年将加强已建成的新型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医疗、教育、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服务跟进配套。
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强化人力资源保障,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引进,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资金保障,加强银企对接。
本报通过全媒体方式进行2013年焦作两会报道,并全天24小时邀您通过多种平台进行“微问政”,成为“两会微评员”。我们将带着您关心的问题上两会,以架起会场外民众和会场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沟通桥梁。
本报微信公众平台账号:jzrbwx
本报新浪网官方微博地址:http://weibo.com/jzrb
本报腾讯网官方微博地址:http://e.t.qq.com/cnjz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