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 玲
“确保城市水系2015年初步建成。”昨日上午,政府工作报告郑重提出,“届时,一个泛舟河上、人水相依的宜居之城,一个碧波荡漾、河清水秀的中原明珠,一个水在城中、城在水中的新焦作将呈现在我们面前。”
“城市水系规划蓝图,就是我心里的一幅画。”市政协委员姬智说,“市委、市政府倾力打造山水园林城市,并通过打造城市水系景观,使‘六纵三横’的天然河道和穿城而过的南水北调工程浑然天成,形成‘半城青山半城水,青山碧水入城来’的环境布局。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我更加期待这个宏伟蓝图的一步步实现。”
去年以来,城市水系建设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希望焦作能成为河南的‘小江南’。”曾经作为本报“市民观察团”成员的市民杨晓波表示,以后要当好义务宣传员,多为城区水系建设作贡献。
市政协委员李晓拴表示,在具体实施水系规划建设时,尤其要多考虑更加人性化的细节问题。对此,他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利用焦作的自然地势和贯穿城市的河道,营造流动的水。第二,在大型水面或蓄水坝修建自然瀑布,使水湿气能够散布到周围的空气中,增加空气湿度,以形成城市小气候;第三,城市水系建设要与生态大环境建设同步发展,做到对自然植被严加保护,不滥伐一棵原生态草木;第四,在具体实施水系规划和建设时,要细之又细,努力提升景观质量,使水系建设真正造福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