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伟涛
会场不见了鲜花水果,没了饮料和瓶装水,各位代表桌上仅有一杯清茶和会议材料……记者在温县代表团会场发现,今年两会的变化不仅是形式上的素颜瘦身,还体现在会风上的清新务实。
代表们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主持人直奔主题,让各位代表结合本职岗位,重点对报告中今年的重点工作谈看法、说感受、提建议。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但农村的出路到底在哪儿?”作为一名来自农村基层的人大代表,温县招贤乡仓头村党支部书记李保林直言:“心里没底,工作迷茫。”
据介绍,仓头村原属洛阳市新安县仓头乡,是小浪底库区二期移民村,于1999年6月搬迁结束。李保林说,仓头村现有2400多口人,人均土地仅0.8亩。为了增收,全村有500多人外出务工,有的农户家里长年没人。
温县是黄河以北第一个吨粮县、全国第一个小麦千斤县,有着良好的农业基础优势。李保林的话题,引来了与会代表的共鸣。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推进农业人口有序转移’。”市人大代表、温县祥云镇张寺村党支部书记马九毅问,“农村工作下一步该咋干?”
针对这种困惑与迷茫,王明德代表认为,新型城镇化也好,农业现代化也好,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同时,王明德还就“三农”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在保证粮食生产不放松、根基不动摇的前提下,“三农”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农民增收。但农民增收不能只在“八分田里”做文章,更要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工资性收入进行增收。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不可能村村办工厂。”王明德建议,要“跳出农村看工作,站在农村做工作”,农村基层党支部要知道城乡发展一体化这个趋势,通过技能培训,让农民有组织、带技术地实现“出乡村”,在城市落下脚、扎下根。同时,要培养种粮大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农业规模经营。“以后,你这个党支部书记管得人越少,说明你就越成功!”这句话引来了代表们的笑声。
对于促进农民增收,代表单洋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说,应进一步创新机制,强化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减少企业主体与农户对接环节,并明确企业在农业规模化发展中的角色,增强农产品的竞争优势。
一杯清茶话“三农”,彰显拳拳代表心。今年的两会,少了套话和赞语,多了实话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