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耿全昌) “红星人不用愁,穷富都能住高楼。”在孟州,这句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延续至今的顺口溜,是该市会昌街道办事处红星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剪影,这也成为许多外村人心想神往的“小康梦”。
30年前,红星村村办企业红红火火,砖场、带锯厂、面粉厂、建筑公司等10余个企业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接着,该村制订了“村里资助、农户互助、整体建设”的发展方案,从而实现了整村搬迁,并建成了排排楼房,进而被评为全省“明星村”。
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该村也像千千万万的农村一样,走在发展的十字路口。面对着严峻的挑战,该村两委会及时调整发展方向,转变发展方式,确立了“以招商促经商,以创业促就业,以联姻促村强,以发展促民富”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群众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一方面,通过挂靠全球最大的气缸套企业中内配,用发展包装业来巩固村集体经济,使村里有钱办事,服务群众。一方面,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三产经济和特色农业经济等,千方百计让村民的腰包更鼓、生活得更好。该村先后建起了纸箱厂、制鞋厂、农机市场、停车场、孟州市第三医院,促进了养殖区、林果区,商贸业、服务业、加工业、运输业等蓬勃发展;消除“零就业”家庭,形成了农民工资性收入为主体、经营性收入为基础、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为增长点的多元化增收新局面。
走进当今的红星村,排排楼房错落有致,条条道路笔直宽敞,基础设施功能完善,村容村貌如同城市社区,民主管理规范运作,福利服务不断拓展。460余户村民全部向阳居住,现代化的家具摆设不断完善,私人轿车越来越多。这个位于孟州市西部的城郊村,在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正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