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日前,从我市科技部门传来消息,焦煤集团中央医院妇产科《产后盆底训练对预防女性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价值研究》课题通过最终成果验收,专家组在认真听取了该课题负责人、焦煤集团中央医院妇产科主任、河南省妇产科学术委员会委员、新乡医学院副教授王远菊的项目汇报以及审阅了相关资料后,经讨论一致认为,该项目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是指一种常见而未被充分认识的疾病,主要指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和女性性功能障碍。形象一点的解释就是,女性的盆底肌肉和筋膜好像一张弹力十足的吊床,支撑着子宫、阴道、膀胱和直肠等盆腔器官保持在正常位置。而一旦弹力受损,吊床必然塌陷,再也不能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就会出现尿失禁,阴道、子宫脱垂,膀胱或直肠膨出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有45%已婚育女性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特别是被医生们称为尿失禁的漏尿现象,因其严重影响女性的社会活动,也被形象地称为“社交癌症”。“因为难以启齿,所以,这类病症早期大多数女性都不会主动进行治疗,往往是尿失禁比较严重或出现盆腔脏器脱垂等现象后才引起注意。”提起尿失禁,王远菊惋惜地说:“临床上,好多患者的尿失禁十分严重,有的已经出现子宫脱垂,只能进行手术治疗。”
2010年,焦煤集团中央医院引进法国先进技术,开始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并通过高科技的生物反馈技术,精确客观地检测、评估盆底肌肉的肌力情况和肌纤维的受损类型,制订出个性化治疗方案。然后,再通过采用不同频率、不同能量的电刺激及生物反馈,配合正确的盆底肌肉锻炼,逐步恢复盆底肌肉的肌力和弹性,达到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目的。整个治疗过程无创无痛、轻松愉快,深受广大女性患者欢迎。
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焦煤集团中央医院成立了以王远菊为负责人的课题研究组,对有代表性240例早期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课题方向为“法国PHENIX盆底肌肉康复系统对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预防价值效果”。经过为期一年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对产后3月及6月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阴道持续收缩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尿失禁和脏器脱垂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并由此得出结论:产后42天进行盆底康复系统训练可减少尿失禁的发生,改善盆腔脏器脱垂。
针对该项目鉴定结果,王远菊表示,由于社会关注度低,知识普及缺乏以及心理因素等原因,目前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就诊率还比较低。下一步,焦煤集团中央医院妇产科还将进行广泛的健康宣传教育,对女性分娩、康复等进行更全面和专业的科学指导,增强广大妇女的保健意识。同时,继续加大对此类疾病的科研力度,以更加专业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手段,为广大妇女提供科学、规范的人性化和个性化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