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是武陟县民生项目最多、投入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一年,全县民生支出达到12亿元,比上年增加19%,占财政支出的50%以上。
总投资19亿元兴建的“1357”工程,随着武德广场、迎宾苑、龙兴苑的建成开园,已陆续进入收获阶段;
全县80岁以上老人领取敬老补贴,60岁以上老人领取养老金,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
两批868户住房困难家庭喜迁城东廉租房小区,新安家园、惠霖小区廉租房建设加快推进,“住有所居”的梦想正在成为现实;
13个乡镇慈善分会、256家村级慈善工作站,荣获全国最高慈善奖——第七届中华慈善奖。该县慈善事业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2012年,一件件惠民的实事,一天天殷实的日子,让73万武陟人民满怀希望奔向更加富裕的小康生活。
2012年,该县书写出了一分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
执政之要,重在为民。
2011年8月,该县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做好民生”的战略任务,并特别强调:将拿出更多的物力、财力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2012年,该县两会上,县委、县政府向全县人民郑重承诺:建设“四个十大”工程,即十大民生实事、十大民生工程、十大道路工程和十大城建旅游工程,全面推进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承诺掷地有声。一年来,该县时刻把做好民生顶在头上、扛在肩上、记在心上,殚精竭虑为群众做好事、解难题、办实事,用实际行动一件件践行承诺。
“1357”工程,是该县在老城区兴建的16项城建重点工程,包括1个广场、3个入城口、5个公园和7条道路,其中获轵线修复及东延工程已全面竣工;龙源路、詹泗路城区段升级改造工程2012年9月29日竣工通车;武德广场、龙兴苑、怡心苑2012年12月31日建成开园;县产业集聚区“两纵一横”路网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今年春季将全面建成投用;仰韶文化公园、覃怀公园、怡心苑工程,今年5月1日将正式开园;绕城环线正式启动,其中云台大道至斗武路段建设工程已开始施工,全线预计2014年年底全面竣工。
2012年十大民生实事涉及教育、医疗、文化、卫生、住房、低保、就业和安全饮水等8个方面内容;十大民生工程包括县医院迁建、二干排城区段河道治理、新建城乡道路等10项重点工程;十大道路工程着力改善出行条件,实现畅通武陟;十大城建旅游工程重在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武陟形象,打造魅力武陟。
回眸2012,这些件件关乎群众利益、事事情系百姓福祉的民生工程,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位武陟人的心田。
让百姓生活得更踏实
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不仅是百姓的殷切期盼,更是该县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重心。
就业事关民生,该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2012年,该县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逐步完善,就业和创业环境不断改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大力发展,共培训农村劳动力、在岗高技能人才、失业人员等8000余人,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亿元,自谋职业、多渠道就业,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捧“新饭碗”。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过去的一年,该县社会保障建设突破不断、惊喜连连。
全国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年满60岁老人每人每月基础养老金为55元,该县为年满60岁老人每人每月发放70元,并且从2012年10月开始,拿出1000万元为全县80岁以上老人发放敬老补贴,其中百岁老人每人每月500元、90~99岁老人每人每月200元、80~89岁老人每人每月50元。
2013年,该县新农合参合率达99%,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同时,该县卫生事业积极实施“六创新一承诺”,即创新次均住院费用级差管理模式,创新“先住院、后付费”服务模式,创新门诊统筹管理模式,创新按病种付费本院化管理模式,创新绩效管理模式,创新基本药物配送服务模式;向全县老百姓作出“五想、十免”的服务承诺,消除群众一切就医障碍,让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医改红利的实惠。
安居是民生之愿。2012年,该县积极推进廉租房建设,占地65.8亩,设计布局22幢6层住宅楼,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总投资5096万元的城东廉租住房小区,已有868户困难家庭顺利入住;5栋、2万平方米、400户的新安家园廉租房主体已建成,5栋、2.2万平方米、408户的惠霖小区廉租房正在进行基础施工。同时,该县还筹资60余万元,扶持100户倒房户重建新居。
数字连着百姓生活。一张更加结实细致的民生网,提升着幸福指数,让全县人民生活得更踏实。
更加关注困难群众疾苦
民生疾苦,枝叶关情。该县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把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困难群众,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投向民生建设的薄弱环节。
创新城乡医疗救助新模式,资助城乡低保、“五保”、重点优抚对象免费参加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根据救助参保标准的变化,逐步提高资助标准。
目前,该县24家定点医院,对住院治疗的民政对象按照低保50%,“五保”、孤儿100%,优抚对象70%~100%的不同比例予以救助,共资助参合、参保对象20余万人;救助各类困难群众5万余人次,救助重特大疾病500余人,救助金额达2400万元,基本解决了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高度重视慈善事业,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作”的慈善事业发展机制,在全县建立村级慈善工作站256个,织起了县有慈善协会、乡镇有慈善分会、村有慈善工作站的保障民生“防护网”。
据统计,目前,该县村级慈善工作站共募集资金1516万元,实施了为生命续航项目,救助白血病和尿毒症等特、重大病患者1816人次;开展了“慈善助学——圆梦行动”,累计资助2076名贫困大学生,资助金额1008.3万元;启动了“共沐蓝天计划”,投资100万元筹建了一所儿童福利院,对450名孤儿月给予360元的生活补助;开展了“携手慈善,关爱孤儿成长”活动,对全县所有孤儿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实行医疗费用全额救助;在13个乡镇分别建立了“爱心超市”,覆盖“五保”、农村低保和孤儿等社会困难群体6.5万人。
该县注重结合农时、农需和中心工作,创新活动载体,深入开展以“访民事、惠民生、转作风、保纯洁”为主题的“情暖农家”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暖冬行动”、“双节”慰问、“新春之际话发展”、“服务廉洁双承诺”等主题活动。
为了让全县城乡困难群众度过一个温暖、祥和、安定的春节,该县安排1071万元资金,为城乡困难群众增发生活补贴,补贴惠及困难群众31651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3820人、农村低保对象21901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1017人。
走过2012,“民生答卷”让我们看到生活的切实改善,体味到该县县委、县政府对群众利益的深情牵挂。2013年,该县向全县人民作出了新的承诺:强力实施4个“二十大工程”。我们相信,该县一幅更加精彩的民生蓝图已经翻开。
李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