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市场卫士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四维监管”巧解食品安全监管难点
大手笔绘就大发展 新思路引领新跨越
市工商局注重原创特色 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叫响“孟州制造”
开展“创新提升我先行”集中教育活动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2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手笔绘就大发展 新思路引领新跨越
——温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发展侧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副省长徐济超(中)到学校调研
  温县职教中心新校区鸟瞰图
  车间化综合教学楼
  汽修
  数控教学
  奇立新厂房实习
 
   

  文/孙彦辉 黄新坤 图/徐宏星

  近年来,当各高校毕业生为找工作四处奔波的时候,职校毕业生成为企业争抢的“香饽饽”。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职业教育,学得一技之长,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我市职业教育这块百花争艳的园地里,温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像一朵盛开的奇葩,格外引人注目。

  大项目 大投入 大发展

  谋创新 严管理 优服务

  温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始建于1978年,30余年来,学校历经坎坷,砥砺前行,现已发展成为温县唯一一所集职业中专、职前职后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74人、教学班44个、在校生2000余人。2010年以来,学校先后获得河南省职教攻坚先进单位、焦作市职教攻坚先进单位、焦作市学校基础建设先进单位、焦作市职业教育学校管理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2012年被省政府授予“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学校”称号,温县也因职教中心的优异成绩成功创建“河南省职业教育强县”。

  大项目 大投入 大发展

  2009年,温县县委、县政府领导在对温县职业教育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分析之后,明确提出,要使温县职业教育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形势和社会需求,必须要有大动作、大投入,必须依托项目建设,实现职业教育大发展。是年9月,温县启动了职教中心新校区项目建设工程。

  新校区占地220亩,位于温县城北太极大道东段,与建设中的温县一中新校区毗邻而居。学校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一、二期工程已于2011年建成投入使用,三期工程包括建筑面积9700平方米的车间化综合教学楼、图书楼、礼堂等,今年秋学段将全部建成投用,届时学校可容纳在校生3000余人,年短期培训能力达6000人。如今的温县职教中心新校区,门前蚰蜒河上凌空飞起的彩虹桥直通新洛路,滨河公园风景如画,碧水茵茵,与大气、时尚的校园共同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大项目离不开大投入。新校区始建以来,温县县委、县政府克服重重困难,多方筹措资金,累计投入资金近亿元用于新校区建设,县委书记魏曰高,县委副书记、县长李英杰多次深入项目工地督导工程进展。同时,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温县职教中心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及财政支持,先后争取到实训楼项目、薄弱职专项目、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二期)项目等和上级财政资金,有力保障了新校区建设的顺利进行。三年来,县委、县政府为职教中心购买了价值1950.3万元的实验实训设备,建成7个实训基地,装备了45个实验实训室。从2010年起,连续三年为职教中心招聘专业课教师35名,学校教师结构日趋合理。目前,学校共开设机械加工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平面设计、旅游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会计、农产品保鲜与加工、电子电器、运动休闲(太极拳)等9个专业。

  大投入助推大发展。2009年的温县职教中心,在校生仅400余人,校舍陈旧,设备奇缺,质量止步不前。通过近年来的励精图治,温县职教中心管理日趋科学,质量不断提升,规模逐年扩大,在校生总数创下历史新高,对口升学率达95%,毕业生安置率达100%,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副省长徐济超,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国明,市政协主席原振喜,副市长贾书君等省、市领导先后到校检查指导工作,并对学校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站在新的发展平台上,温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人开始了又一轮新探索。

  谋创新 严管理 优服务

  近年来,在温县教育局的管理和指导下,温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以创建国家级职业示范学校为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的办学方针,努力提升办学实力,不断扩大办学影响。2012年,该校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共获得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奖项13项、市级奖项36项,63名学生被河南理工大学、洛阳师范学院等高等院校录取。

  ——创新办学模式。该校依据温县实际,深度推进校企合作,积极推行“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开设了由企业命名的“远航班”、“中轴班”等委托培养班,企业资助学生上学,毕业后优先进入企业工作;成功引入台资企业奇力新电子(河南)有限公司、长城驾校等企业,在资金、设备、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深度整合,创造了“校企结合、工学结合、循环实习、稳定就业”的全新办学模式,为全县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制革制鞋等支柱产业培养了大量有用人才。

  ——严格学校管理。学校创新学生管理模式,坚持“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的德育理念,大力推行学生德育量化考核,积极实施学生自主管理,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积极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坚持升学、就业并重的原则,根据学生文化基础、兴趣爱好等不同特点,分为升学班和强化技能就业班,开展分层次教学,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同时,学校积极开展新课改实验,推行“1116”教学模式,即一个学案、一个课堂设计、一个课后反思和六个教学环节,强力实施“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服务经济发展。该校先后承担了河南省劳动力转移培训及“阳光工程”、“雨露计划”、“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等培训项目,2009年以来共培训8000余人,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12年11月,学校又成功申报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短期培训工作已走在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前列。

  温县职教人不惧艰难,奋力拼搏,创造了温县职教历史上一个又一个新的奇迹。站在新的发展平台上,温县职教中心正以更大的气魄、更新的思维、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朝着创建国家级职业示范学校的目标昂首迈进,创造温县职业教育新的辉煌,为温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