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凯明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全国自上而下迅速掀起了厉行节约之风,树立健康的节约观念,营造良好的就餐习惯已经刻不容缓。针对这一情况,“光盘”行动应运而生,这无疑是节约生活风尚的重要探索。我市市民也越来越关注这个行动,从招待宴请到过年聚餐,无不体现出厉行节约之风。记者近日走访了全市的各大酒店,发现浪费现象得到明显遏制,大家不再跟以前一样,为了撑面子吃不完也要点很多菜。
网友【乐琪】说:“其实,每一位公民都能成为‘光盘’行动的倡导者和践行者,也能成为推动‘舌尖上文明’的传播者。我认为,此做法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但‘光盘’行动不是一句口号,更不能流于形式化,要真正将节约理念落到实处,绝不能盲目跟风甚至敷衍作秀,将‘光盘’一晒了之。”
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三组数据:数据一,全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那么,在我们肆无忌惮地浪费粮食的同时,再来看第二组数据:全世界饥饿人口超过10亿人,全球平均每年因饥饿死亡的人数达到1000万人,每6秒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看到这样的数据,我们是否会感到不安呢?如果感到不安的话,就让我们行动起来,节约粮食。如果我们这样做了,再来看第三组数据:若是我们每天减少食物浪费5%,就可救活超过400万的饥民。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孺妇皆知、耳熟能详的诗歌,每个人都能体会到其中的真意。推动“舌尖上的文明”需要从拒绝餐饮浪费开始,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真正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其实,“光盘”行动不是什么新颖的创意,做起来也非常简单,无非是将盘中的饭菜吃完,或者将吃不完的食物打包带走,从而达到节约粮食、不铺张浪费的目的。正如“光盘”行动宣言所提倡的那样: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
那么,结合我市实际,“光盘”行动进展情况如何?网友们对此又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想法?我们不妨来讨论一下。
热心网友【悦动我心】还专门做了一首《光盘·粮心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儿时口能详,食客有粮心。铺张不足取,点餐要适量,光盘行动好,那是大德行。浪费更可耻,盘中别剩餐,确实没光盘,打包兜着走。大盘美味剩,心疼又心酸,老人骂造孽,饿者抛食泪。剩男令人耻,潇洒让人厌,剩女不可娶,优雅要不得。节约是美德,现在从我做。
年前刚刚结婚的网友【狂笑五百年】说起“光盘”行动,很是感慨:“结婚的时候我包了30桌,受‘光盘’行动的影响,为了避免浪费,我专门找来几个要好的朋友,在婚宴结束后帮我收拾剩菜剩饭。这一收拾不要紧,真是让我汗颜啊,光是剩下的馍、菜、汤就装了满满几大箱,你说这要是白白扔掉了多可惜啊。”
“我光盘,我光荣”。这是网友【德川汉子】QQ的签名。他说:“其实,勤俭是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只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人人都是节俭能手。平时随手关灯,水龙头开小点,吃饭尽量吃完,剩菜打包,不在家时关闭电源。省钱是一方面,主要是节约资源。”
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网友【熙松萍长】表示:“原本稀里糊涂地度过每一天,忘掉了饥寒给他人带来的苦痛,忘掉了还有人可能正在生存边缘徘徊。我原是浪费的一分子,现在我想成为‘光盘族’的一员,我将更加在意他人的生活。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但是力量可以传递和蔓延,相信参与的人会越来越多。”
“光盘”行动关键在于行,做起来也很简单。最后,记者建议从自己做起,从今天做起,晒晒自己吃光的盘子,一起向浪费说“不”,争做节约“达人”,倡导“舌尖上的文明”。让政府、公众、企业一起参与“光盘”行动,争做“光盘族”,共同推动时尚健康的饮食文明,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焦作关注
外带酒水要多收费,这合理吗?
网友【三文鱼】:昨天去位于和平街的某火锅店就餐,由于店内提供的啤酒不好喝,便自己带了箱啤酒。我却被店方告知,外带白酒要收费10元,外带啤酒收费20元。
这样的收费合理吗?消费者的权益有没有受到侵害?我相当怀疑这家饭店是不是跟那家啤酒厂串通好了。我再也不会去这家饭店吃饭了。
网友【蓝色的天空】对此也有话要说:“这样的事情,我们在很多饭店都经历过,尤其是以火锅店居多,有的饭店一进门就能看到醒目的‘谢绝自带酒水’警示牌。我们自己掏钱吃饭,为何不能带自己的酒水呢?饭店凭什么强制消费者的意愿?”
网友【冰柚佳人】说:“我有一个朋友是做餐饮的,据他讲,现在很多火锅店都不让消费者自带酒水,因为现在火锅店的竞争很厉害,要想赚钱,只能在酒水上做点文章,若是客人自带了酒水,利润就会大大减少。”
本期行动记者付凯明:对于网友的遭遇与不解,记者采访了河南理工大学人文政法学院教授何红桥。何教授说,规定消费者不得自带酒水到饭店就餐,于情于法都不太合理,消费者到什么饭店就餐,就餐时喝什么酒,这都是消费者的权利。至于消费者喝什么样的酒,也不能由饭店说了算,而规定消费者不得自带酒水,这就限制了消费者的消费自由,而饭店有的酒水,又不一定让消费者满意。另外从法律角度来看,这项行业规定,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不相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没有规定消费者到饭店就餐不得自带酒水,就说明消费者是可以自带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效力高于行业规定,行业规定不应该与法律相抵触。所以说,规定限制自带酒水是不合理的,也是违法的,在这里提醒商家还是不要限制消费者自带酒水。
本周热帖
长途汽车站交通秩序混乱、环境脏乱差
网友【h简单】:作为关心我市城市建设、交通环境的一名百姓,我想说一说长途汽车站(铜马站)迟迟不搬迁对我市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1.长途汽车穿行于市内,占用了城市道路和公交港湾,造成了交通拥堵。2.长途汽车以私人承包和挂靠为主,实行市场化运营,以赢利为原则,是“伪公交”,没有给广大群众带来实惠。3.长途汽车站周围交通秩序混乱,人流量大,环境脏、乱、差,易造成交通拥堵,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4.长途汽车站地处商业中心地带,占用土地资源,影响区域的商业开发。
建议: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大环保车辆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交分担率;努力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整合各类交通资源,以低票价、公益性为原则开展城乡客运服务。
21路公交车能否延至和顺小区
网友【今天说法】:我家住在中站区许衡街道冯封社区和顺小区,每天要乘坐21路公交车到市内上班,而21路公交车终点站设在中站区许衡街道冯封社区李封一村。和顺小区与终点站李封一村相距1公里,这个小区里居住的居民出行、上学、上班很不方便,希望公交车能到达和顺小区,毕竟这里有几千人居住。
网友【公交为民服务】:市公交总公司本想把21路公交车终点站设在和顺小区,但经过安全评估,终点站设在和顺小区不适合,原因是从李封一村到和顺小区有一个陡坡,由于公交车体型较大,上这个坡会对司机和乘客带来安全隐患,尤其是冬季雨雪天气,就算公交车上去了,也无法停车和掉头。
关注无偿献血
“爱心助学基金”温暖学子心
本报讯 (通讯员李景梅) 近日,市中心血站有关负责人将饱含20万元的“爱心助学基金”送到我市四所高校的贫困大学生手中,通过这次活动带动更多的社会各界人士帮助在校贫困学生,资助他们学有所成,报效社会。
此次活动共资助贫困大学生330名,活动旨在带动大学生投入到公益活动中来,通过他们将爱心传递,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大学生热心公益、关注公益的社会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