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实习生范玉瑾)昨日,记者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近两个月来,我市接连报告数例输入性疟疾病例。市疾控中心提醒,近期从非洲、东南亚等疟疾高流行区返回我市的人员须主动进行登记体检。一旦被确诊为疟疾,可到该中心免费领取疟疾治疗药品。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一种经疟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按感染疟原虫的不同,疟疾分为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形疟,其中以恶性疟最为凶险,若不及时治疗会发展成重症病例,可出现意识障碍或昏迷等,危及生命。
据了解,我市是历史上疟疾严重流行的地区之一,上世纪70年代以后各级疟防机构认真落实“以消灭疟疾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发病逐年下降;上世纪80年代后期,各县市区先后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后,疫情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外向型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每年到非洲、东南亚等疟疾高发区从事经贸、援助、劳务和旅游的人员逐年增多,输入性疟疾发病数明显增加。”市疾控中心地方病防治科科长许小利告诉记者,输入性疟疾中70%以上为恶性疟。
许小利说,恶性疟一般来说潜伏期大约为9~14天,发作周期为36~48小时。恶性疟如不及时治疗易发展成重症病例,可出现意识障碍或昏迷等症状,常见的并发症有脑损害、胃肠损害、休克、溶血、严重的肝肾损害、肺水肿、贫血、异常出血、低血糖、酸中毒等,危及生命。
因此,许小利提醒从国外疟疾高发区回国者,回到家乡后,请主动到当地疾控中心,乡、村卫生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告知劳务输出的国家名称、本人联系方式、身体状况等基本信息,以便保持联系,并及时主动进行健康体检。特别是从非洲的尼日利亚、刚果、布基纳法索、肯尼亚、安哥拉、喀麦隆、乌干达、马里及东南亚的缅甸、泰国、巴布亚新几内亚、柬埔寨等高疟区,回国者尤应警惕恶性疟。
据了解,我市已就做好输入性恶性疟防控工作进行部署,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加强疟原虫血检和病例报告工作,各疾控机构加强监测,必要时开展返乡人员疟原虫带虫率调查和预防性服药。并紧急向返乡人员送达《致赴非洲、东南亚等疟疾高发区人员的一封信》,同时就输入性恶性疟疾医疗救治工作进行了部署。
市疾控中心提醒,回国人员如出现发冷、发热、身体不适等症状,要及时到有检查疟原虫能力的乡级以上医疗机构或疾控中心就医检查,千万不要选择无检测条件的医疗机构就医而引起误诊误治。此外,不同类型、不同症状的疟疾治疗方法不一样,请不要随意服用自备的抗疟药品。市疾控中心储备了多种疟疾治疗药品,一旦患者被确诊为疟疾,请尽快到市疾控中心免费领取疟疾治疗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