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璐
本报通讯员 张海晖
日前,记者从市安监局获悉,省政府对18个省辖市2012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考核中,我市综合评分排名第三位,荣获了2012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优秀市。
回眸刚刚过去的2012年,我市安全生产工作的压力、责任和担当是有目共睹的。全市累计发生各类事故145起,死亡76人,受伤76人,直接经济损失522.47万元。同比,事故起数减少41起,下降26.8%;死亡人数减少21人,下降21.6%;受伤人数减少63人,下降45.3%;直接经济损失减少155.63万元,下降23.0%。这是我市齐心协力抓安全的结果,也是实现本质安全、全民安全的结果。
多措并举 推进安全创建工作
我市坚持把安全创建作为破瓶颈、解难题、打基础、谋长远的重要载体。根据年度创建目标,我市确定了44个乡镇(办事处)、671个行政村、50个社区、262家规模以上企业、6县市作为安全创建示范单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择基础条件好、创建工作力度大的24个乡镇、102个行政村、30个社区作为典型示范点,并强化孟州市作为典型示范市带动作用,积极推进安全创建工作。去年11月21日至30日,我市对各县市区、焦作新区安全创建重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检查,通过听取汇报、现场抽查、综合考评、检查审定等程序和方法,及时发现各县市区在安全创建工作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
开展安全创建活动,确保了各类事故逐年下降、重特大事故得到遏制,保持全市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好转。截至去年年底,我市初步形成了适应安全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支撑体系,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领域)一般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得到有效遏制,落实了既定的创建控制目标。
重拳出击 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从去年5月份开始,我市在安全生产领域集中开展了“打非治违”专项行动。行动中通过牢牢把握“细”、“广”、“准”、“狠”、“严”五字方针,明确将道路和水上交通、非煤矿山、消防、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建筑施工、冶金八大高危行业领域,作为专项行动的重点领域。
“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组织检查组1998个,组织检查人员11827人(次),检查企业12854家(次),打击非法违法、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21202起,责令改正、限期整改、停止违法行为11834起,责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405家,关闭取缔非法违法企业1296家,行政拘留164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13人,罚款622.93余万元;处理各类非法违法举报案件167起,“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了国务院和省政府督导组的充分肯定。
铁腕治理 隐患排查成效显著
为深刻汲取全国多起事故教训, 贯彻落实市委副书记、市长孙立坤在2012年12月12日对冬季安全生产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我市从去年12月15日至今年1月31日,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突出道路和水上交通、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人员密集场所等高危行业领域,与“百日安全生产大检查”、“打非治违”、安全焦作创建工作紧密结合,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强化上下联动、协调配合,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建立台账,限期整改,逐一销号,该停产整顿的绝不放过,该取缔关闭的绝不手软,该搬迁的绝不拖延,该停用的坚决停用,确保了冬季生产安全以及元旦、春节期间安全形势的稳定。
去年,围绕元旦和春节、夏季高温和汛期、国庆节和中秋节、党的十八大、冬季等重要时段,我市先后组织开展了7次全市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以及8个重点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2012年,全市累计排查治理隐患单位12154家,查出各类事故隐患27201项,整改27069项,整改率99.5%。
强化宣传 增强全民安全意识
2012年,市政府累计投入经费100余万元强化安全宣传和舆论引导,营造了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提高了全民的安全意识。市安监局通过电视台、手机短信、大众传媒电视、城市电子幕墙等多种媒体,播放刊登安全公益广告,在《焦作日报》开辟了《安全经纬》专栏,打造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阵地;通过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开辟“我与安全生产——县市区长谈安全”论坛,以县市区长的视角,畅谈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认识;通过开展“安全亲情1+1——写封安全家书”活动,广泛宣传“珍爱生命、保障安全、共建和谐”的理念;加强企业三项岗位和班组长安全培训,开展高危行业新上岗人员安全培训,提高了从业人员安全操作、应急处置等方面的技能。
此外,市安监局组织了安全生产服务下基层活动,并成立咨询服务队210支,提供咨询服务1360余场(次),接受咨询10余万人(次),免费发放宣传资料41万份,积极为基层单位和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生产安全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因活动组织出色,市安监局先后被省政府安委会授予2012年度“安全生产月”活动先进单位、获得河南省第四届“安全河南杯”安全生产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为我市经济社会健康和谐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