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传胜
因擅自停用抗病毒药物,家住我市的肝硬化患者王先生险些丧命。后经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三科副主任张淑娥和同事的精心治疗,王先生才脱离了生命危险。
张淑娥告诉记者,王先生两年前因腹胀、食欲减退到该科就诊,经检查被确诊为肝硬化。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他的肝功能恢复正常,出院回家调养。3个月后,王先生到医院复查,检查结果显示病情非常稳定,回家后他便擅自停服药物拉米夫定。8个月前,王先生因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第二次入住该科进行治疗,经检查,其肝硬化已发展至失代偿期并腹水。经过3个月的治疗,王先生的腹水终于消退,待病情进一步好转后便办理了出院手续。前不久,王先生排出了无明显诱因的“黑便”,由于当时没有在意,便没有到医院进行治疗。谁知几天后,王先生竟突然出现呕血症状,便第三次前往该科进行治疗,被诊断为肝炎肝硬化乙型失代偿期并消化道出血。入院后,王先生再次出现呕血症状,总量约3000毫升,并出现失血性休克。“消化道大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和死亡原因,若不及时抢救,随时就可危及生命。”张淑娥说,“经过我们十几天的精心治疗,终于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据张淑娥介绍,王先生的病情之所以反复发作,并逐渐恶化,主要“元凶”就是他没有遵从医嘱坚持服用抗病毒药物。
张淑娥说,2010年新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指出,对于代偿期及失代偿期肝硬化均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进行抗病毒治疗。若间断用药或不规律用药会导致病毒的变异、耐药率增加;若停药会导致病情复发或病情恶化,出现肝功能失代偿,并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肝癌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肝硬化患者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若出现耐药、变异等现象,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换药或联合用药,切忌不可随意停药,本来患者的肝脏功能就较差,停药后如果病毒反弹,就有可能引发肝功能失代偿,从而出现生命危险。”张淑娥在此特别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