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以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保障,“四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要求,按照焦作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部署,结合我县实际,规划并启动了木栾新区、老城区、詹店新区、产业集聚区、城北重工业区、嘉应观景区、妙乐寺塔景区、陶封工业区“八区”建设,将“八区”建设作为全县工作的总纲领,发展的主战略,举全县之力整体推进,集全民之智联动发展。
“八区”建设作为推动全县发展的主战略,不仅涵盖了“六做”,即做强工业、做优农业、做靓城市、做活商贸、做大旅游、做好民生,而且充分体现了“四化”协调发展的总要求,是建设中原经济区、推进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在我县的具体化,对推动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建设活力武陟、畅通武陟、生态武陟、魅力武陟、和谐武陟,奋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前列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木栾新区——现代生态之城
规划面积13.5平方公里,西起郑焦城际高铁,东至武西高速,北接郑焦高速,南至武西高速与郑焦城际高铁交汇处。新区空间结构呈“一心、两轴、八大功能区。”“一心”即综合服务中心;“两轴”即东西向城市发展主轴与南北向文化发展主轴;“八大功能区”即文化休闲、综合商贸、行政办公、文化中心、体育中心、西居住区、东居住区、高校园区等功能区。按照“三年成规模,五年出形象,十年建新城”的工作要求,力争到2020年,建成集行政中心、文化中心、最佳居住区于一体的现代生态之城。
老城区——舒适宜居之城
通过加快老城区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搬迁,腾出更多土地,建设更多的休闲、娱乐、健身场所,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县委、县政府经过反复筛选,斥资19亿元,实施了16个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当前发展的城建项目,统称为“1357”工程,包括一个广场、三个入城口、五个公园、七条主要干道。
产业集聚区——新型工业之城
规划面积16.42平方公里,现已开发建设11.27平方公里,进驻各类企业198家,初步形成了造纸及装备、生物医药两大主导产业。为进一步拉大发展框架,提升承载力,在原有路网框架的基础上向南延伸,形成“六纵九横”的路网格局,致力打造全省先进产业集中区、现代城市的功能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和改革创新的试验区。
詹店新区——活力开放之城
该区位于郑州、新乡、焦作三市交汇处,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是我县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是对接郑州连接晋东南的桥头堡。按照打造“城市副中心、工业主战场”的战略定位,瞄准建设“新型工业区、商贸物流区、生态宜居区、特色农业区”的总体目标,将逐步建成产业发达、功能完备、生态宜居的城市新区。
城北重工业区——转型崛起之城
规划面积4.6平方公里,南邻郑焦晋高速,东接武方公路,紧连郑焦晋高速入口。以承接老城区企业搬迁为重点,重点发展能源、冶金、化工、纺织、机械制造、建材加工等产业,实现自我扩张、转型升级。
嘉应观景区——魅力文化之城
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核心项目区面积22平方公里,本着“区域独特、全国一流”的原则,以嘉应观景区为载体,围绕打造大黄河名胜之旅,创建国家5A级旅游区,全面建设“一路、一门、两场、一中心、一荷塘和旅游服务区项目”,着力完善配套功能,提升服务水平,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打造全国一流景区。
陶封工业区——创新创业之城
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以S309线新孟路为轴线,东至老焦温路,西至温县界,围绕西滑封二次创业、新市镇建设、西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三者融合发展的思路,规划将工业用地布置于镇区西南部、沿滑孟路两侧地带建设现代工业景观风貌区、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区、电力电缆及电子产业园区和物流园区,致力打造省级专业园区。
妙乐寺塔景区——和谐田园之城
规划面积1497亩,以妙乐寺塔为核心,开发建设妙乐寺遗址文化旅游区,建设妙乐寺博物馆、遗址核心保护区、标志性舍利塔等,启动妙乐寺塔景区旅游道路改线工作,坚持景区建设和道路建设同步进行,文化资源开发与农村社区建设同步进行,力争用3-5年时间打造成为佛文化旅游景区、焦作乃至全省的旅游亮点、中原的佛教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