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杨叔叔,俺家里没电了!”
“杨师傅,孩子明天要相亲,能不能今晚加班把俺家里的壁纸贴好?”
“小杨呀!很不好意思再麻烦你,让我自己搬车吧……”
在山阳区新城街道恩华社区一号楼,街坊邻居有个啥事需要求助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居住在4楼的杨国五。
中等身材,偏瘦,皮肤有点黑,2月28日下午,记者面前的杨国五脸上洋溢着笑容。“都是街坊邻居,谁家还能没个事,咱看到了、知道了,搭把手很正常嘛!”说起邻居送给他的社区“雷锋”称号,杨国五认真地说,“大家住在一起就是缘分,彼此伸把手就能传递温暖。”
恩华社区是个开放式小区,也没有自行车棚,一些家户都将自行车搬到楼上。“来,让我替你搬车。”这几乎是杨国五每天都要说的话,只要他下楼或上楼,看到有邻居搬车,就主动上前帮忙。
2010年,杨国五从我市一家企业下岗后,就靠给人贴壁纸搞家庭装修挣钱。今年1月的一天上午,正在外面干家装的杨国五接到3楼住户小刘打来的电话:“杨叔叔,回家里没电了,电磁炉正做饭呢……”听到小刘在电话里焦急的声音,杨国五安慰着,二话不说收拾工具就骑车往回赶。来到小刘家,杨国五经过一番检查,发现小刘家的电源因负荷过大熔断保险,刀闸也烧变形了。他随即又到商店买来一个空气开关为小刘家换上。小刘家的电通了,杨国五这才想起自己儿子放学回来还没中午饭吃呢。
像这样为街坊邻居帮忙的例子很多。邻居小席家电源老化,杨国五花了一天时间帮其更换了全部线路。楼下小毛家客厅需要贴壁纸装饰一下,杨国五一干又是一下午……当邻居要给杨国五工钱时,他总是笑笑拒绝说:“咱自己会这个手艺,这点小忙又不费啥事。”
“杨师傅,孩子明天要相亲,能不能今晚加班把俺家里的壁纸贴好?”2012年12月的一天下午,天下着小雨,正准备下班的杨国五接到一个客户打来的电话。
杨国五说,当时已经工作了一天,特别累,说实话真不想再干了。可听对方的情况很特殊,就赶了过去。干完活已经是次日凌晨1时了。当对方要给他双倍工钱时,他说:“你们也不容易。还是这点活儿,咱不还是出这点力,按原来的价格就中。”
杨国五用自己的行动感动着恩华小区的街坊邻居,感动着每一个和他打过交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