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偶遇书法家米闹,有领导给我介绍:“认识吗?”我望望米闹摇摇头,可米闹说认识我,我很茫然。当我听说出他的大名时,我才如梦方醒,我尴尬得无地自容。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兰亭奖得主,省书协副主席、全国“德艺双馨”艺术家,我们家乡自学成才的标志性人物,我一直把他作为我和孩子励志榜样的“米闹”,曾经无偿给我题过书名我心存感激,一直在心里念叨着想给他写点什么的人,我竟敢说不认识,真是惭愧啊!
可初见他时我确实没认出他来,我记住的只是他的名字。
字是人脸。因这句古训,我在心里特别崇拜书法家。以前除了书籍、文件上的铅字,人们的文字往来均为手写体,判断一个人有无文化,要首先看他字写得怎么样,如果能写一手好字,这个人就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如果提不起笔、字写得不成样,那这个人就基本上是个没文化的人了。
米闹,这个出身草根族,由平民中崛起,从普通工人里脱颖而出,靠着一杆笔横扫天下、书写辉煌人生的同辈同乡,我在心里由衷地敬仰他。
十余年前我的作品结集出版,封面设计好后,我让美术界一位朋友帮忙把关,这位朋友看过后建议我找一位书法家题一下书名。他向我推荐了米闹。我虽久闻米闹大名,却从未谋面。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给米闹要通了电话,首先自报家门,米闹听后说知道我,然后我向他说明了请托事由,可没想到的是他答应得是那么的爽快。我知道这事之所以这么顺利,是因了乡情,我们不但是同乡还是同街,虽然以前未直接谋面却是谁也知道谁的;是因了我们都是同道中人,文学和书法本就是一对姐妹,一种天然的渊源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最主要的是因了他看重乡情同道,有心想支持、扶持一下我这个文学小老乡。
几天后米闹通知我去取他题写的书名,我们第一次见了面。他一共给我写了三幅,两条竖的、一条横的,看得出他对此事很认真很重视,一点也没有敷衍我的意思。他的字很有风骨和个性,飘逸、典雅、精美,有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他的字一放到我的书的封面上,马上使我的书名凸显了出来,呼之欲出、夺人眼目,提升了我的书的形象,我的诗文集《在风中歌唱》由此增辉不少,受到业内人士和读者的好评。
我一直想为米闹写点什么,可无奈自己对书法实在是缺乏研究,所以也不敢对米闹的字妄加评论。那么,给米闹写点什么呢,我无从写起。
今偶遇米闹,尴尬之余我突然灵感一闪,就从这场尴尬写起,不懂书法,咱可以写书法之外的事情。“字如其人,文为心声”,于是我就有了这篇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