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仕智 仝伟平
编者按:
2005年以来,位于沁阳市老城区中心的怀庆办事处自治街,在“当家人”——党委书记白奎、居委会主任庞曙光的带领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维护社区居民最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扬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拼搏精神,团结带领自治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改革创新、苦干实干,探索出了一条经济快速发展、居民充分就业、民生持续改善的崛起之路,为中原经济区“城中村”改造、发展提供了样本,成了领舞中原“城中村”建设的一面旗帜。该街党委先后荣获河南省、焦作市“五个好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新农村建设先进街”“发展个体和私营企业先进单位”“民族宗教工作先进街村”等称号。该街党委书记白奎也先后荣获“焦作市劳动模范”“焦作市优秀人大代表”“焦作市优秀共产党员”“沁阳市十佳村干部”等称号。本报今天特刊发由本报记者采写的走进“都市村庄”大型特别报道《自治街:雄起怀川舞中原》,敬请关注。
在沁阳市城区中心最繁华地带,有一个闻名中原的“都市村庄”——自治街。
2005年以来,该街在“当家人”——怀庆办事处自治街党委书记白奎、居委会主任庞曙光的带领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维护社区居民最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扬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拼搏精神,团结带领自治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苦干实干,探索出了一条经济快速发展、居民充分就业、民生持续改善的崛起之路,为中原经济区“城中村”改造、发展提供了样本,成了领舞中原“城中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蛇年初春,杨柳吐绿。迎着拂面春风,记者来到了沁阳市。一踏进市区繁华之地,自治街生意火爆的商业区、人流如潮的文化娱乐区、充满都市气息的居民新区、干净整洁的街道、穿着入时的人们……一幅幅绚丽的画面映入记者眼帘,赏心悦目,令人震撼。请看记者采集的自治街巨变的这组镜头。
自治街强力打造“投资洼地”、“财富高地”的精明之策,吸引来银莎大酒店、花卉市场、全友家居生活馆、隆发家具建材市场、喜临门服装超市等众多“大个头”综合商场、服务业龙头企业,纷纷落户自治街,为该街集体和居民带来了滚滚财富。
自治街投资数千万元,强力打造商业、服务业“旗舰”的过人之举,使拔地而起的阿五美食城、创基宾馆、亚星财富广场和怀府家具广场变成了“摇钱树”,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增加了居民收入,集体固定资产超过6亿元。
自治街“领头雁”的为民情怀、富民之策,使13条大街小巷全部实现了硬化、亮化、美化、绿化,兴建了文化广场,总投资上千万元。全街居民年人均收入达1.5万元,是7年前的5倍。雍容华贵、现代气派的清馨园住宅新区,颠覆性改善了“城中村”居民的居住条件,拥有了城里人羡慕的小别墅。
自治街大手笔绘制的占地300亩、投资4亿元,集高档住宅小区、商业区、文化娱乐区于一体的宏成广场蓝图正在实施,其中投资1亿元、占地100亩、可容纳上万人居住的一期宏城华府1号工程动工在即。
7年之短,变化之大,令人赞叹,引人深思。自治街7年巨变,成因何在?年轻、精干、聪慧、气度不凡,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白奎深有感触地说:“道路决定命运,实干决定未来。选对路径、埋头实干是自治街快速崛起的根本法宝。”
自治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说:大海航行靠舵手。自治街这条航船能够乘风破浪,沿着正确的道路,驶向富裕、幸福、美好的明天,就是因为有一个好“舵手”,有一个好班子。
经济篇:做大三产求发展
自治街7年走过的路,是一条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跨越式发展之路,是一条做大“三产蛋糕”的雄起之路。白奎说:“这条路是逼出来的正确选择。”
在自治街的发展史上,曾留下无数辉煌。
早年的沁阳老城区面积不大,有自治街、合作街、联盟街、灯塔街四条街,更有“九里十三步”之说。自治街就位于老城区的中心,这里有党校、防疫站、卫校、影院、戏院等,是沁阳政治、经济、商业、文化活动中心。这里的居民多以粮食种植、经商为业,头脑灵活,精明能干,远近有名。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沁阳乡镇企业发展的燎原之火,就从自治街点燃,全街餐饮业、皮革业、机械加工业迅猛发展,精明的自治街人几年间办起了十几家企业,农民走进工厂变成了工人,集体经济随之快速壮大,居民收入大幅增加,经济实力雄踞沁阳四条街之首。
但是,好景不长。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对自治街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五小工业”造成了灾难性的冲击,加之这些企业改革滞后、结构调整跟不上等原因,到上世纪末,全街集体企业几乎全军覆灭,集体经济遭到重创,大批下岗工人失业,失去了饭碗。
2005年6月,34岁的白奎带着乡亲们的嘱托和期望,走上了自治街党委书记的岗位,挑起了重担,他暗自发誓,要带领全街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的好日子。
走出困境谈何容易,白奎上任之初面临着“四大难”。
居民复杂管理难。自治街位于老城区西北角,占地1.4平方公里,全街有6个居民小组4155户共14227人。居民中有汉族、回族,其中回族人口在60%以上。居民中有破产企业的失业工人和失地农民,还有市民、行政干部和落户到自治街的外来人口等。这样一个“大杂院”要管理起来实属不易。
无地无厂就业难。自治街有农业人口2400人,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全街没剩下一亩土地。失地农民吃什么?他们到哪里挣钱?是个必须破解的难题。自治街因企业破产,下岗失业的人有数百人,他们的再就业也是一个大难题。
要啥没啥发展难。土地、资金是发展的最根本要素,自治街没有地、没有厂、没有钱,可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城中村”改造难。沁阳市城市建设一日千里,位于老城区中心的自治街,随着新济公路的改道,变成了城市快速发展的“落伍者”。先天不足的大街小巷破烂不堪,排水等配套设施不完善,每逢大雨到处积水,难以出行。城市迁建留给自治街的是满目伤痕,要想改造,难度大,缺资金。
自治街的“四大难”咋破解?发展之路在哪里?
白奎一班人在经过大量调查、走访群众、征求干群意见,认真分析本街优势、劣势的基础上深深认识到:自治街破“四难”,根本出路必须优先发展经济,在发展中破解难题,不发展,居民就业、“城中村”改造都是纸上谈兵。
道路决定命运。自治街的发展,走啥路径,从哪里寻求突破,事关成败大局。
自治街地处老城中心,区位优势明显,居民精明能干,骨子里就有很强的经商意识。自治街虽然没有地、没有厂、没有钱,但地处老城核心区,寸土寸金,是发展商业、服务业和文化娱乐产业的宝地,这种区位优势独一无二。
白奎一班人在认真分析、科学谋划之后,从本街实际出发,作出了“做强做大第三产业,靠发展破解‘四难’”的战略决策,确立了以招商引资、项目带动为引领,商业、运输业、服务业、餐饮业、文化产业一齐上的发展思路,制订了“做大三产经济、改造‘城中村’、建设美好家园”的“三步走”中长期发展规划,为自治街未来发展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说了算,重在干。白奎带领一班人解放思想,制定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并八方出击,到省内外招商引资。自治街人的真诚,优惠的政策,吸引了客商的眼球。很快,沁阳城的第一家大型商业超市、第一家民族饭店先后在自治街地盘上诞生。随后几年间,银莎大酒店、花卉市场、全友家居生活馆、隆发家具建材市场、喜临门服装超市等,一个又一个商业、餐饮业、服务业、文化娱乐产业项目相继落户自治街,总投资达数亿元。这些“聚宝盆”扎堆落户自治街,不仅带动这里成了全城最繁华之地,给集体经济带来了巨大财富,而且带动全街居民纷纷投身到第三产业的主战场,开门店,跑运输,打零工,从而实现了人人有活干、户户有钱赚。
栽种自己的“摇钱树”,这是自治街强势发展三产的一个突出特点。白奎带领干部群众白手起家新上了一个个大项目。
投资400万元,在自治街建起了5000平方米的6层高楼,整体出租给了阿五美食城,这里成了沁阳城高档餐饮酒店之一。
投资260万元,在沁阳建设路建成4000平方米的服务业用房,整体出租建成了创基宾馆。
用土地置换门面房的方法,在寸土寸金的沁园路上,盖起了3000平方米的亚星财富广场门面楼,整体出租给商户和本街居民经商。
自治街还投资建起了2000多平方米的怀府家具市场,使之成为沁阳规模最大、人气最旺、生意最火的家具市场。
近几年,沁阳城市建设如日中天,地产房价一路攀高,住宅每平方米达3500元。自治街投资兴建的这些地产项目,随着地价不断暴涨,利用价值大幅飙升,这一棵棵“摇钱树”,越长越高,枝繁叶茂,集体资产的雪球越滚越大,财富积累越来越多,就业门路越来越广,居民收入越来越高。全街光从事运输业的就有200多户,每户年收入少则十几万元,多则几十万元。这些项目的健康运营,为全街居民提供了大量的致富门路和就业岗位,经济收入大幅增加,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
惠民篇:发展成果惠民生
自治街集体富了,有钱了,钱往哪里花?白奎和他的一班人,始终坚持把维护居民切身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居民充分享受发展成果。白奎说:“发展为了群众,让群众享受发展成果,是人民公仆的应尽责任,让群众过上富裕幸福的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心愿。”
这些年,伴随着本街经济的快速发展,白奎一班人为居民办了一件又一件好事、实事,桩桩件件彰显人民公仆的为民情怀。
自治街每年都要投资七八十万元,改造一两条背街小巷。截至今年年初,全街13条路不平、灯不明、排水不畅的街道全部改造完成。硬化、亮化、美化、绿化、排水畅通的条条道路,彻底改善了居民的出行条件和生活环境。一些居民对记者说,过去自治街的背街小巷坑洼不平、缺灯断绿,雨天满街积水,家家户户出不了家门。如今大雨天也不影响出行了。
自治街投资60多万元,在北寺街黄金地段,修建了一处大型文化娱乐广场,这里有体育健身器材,有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还有图书室、老年活动中心、大戏台。无论平时,还是逢年过节,每天都有本街居民和周边市民来这里读书、健身、休闲娱乐。白奎说,按照下一步规划,文化广场还要扩大规模,把这里建成沁阳城中心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文化休闲娱乐广场。
自治街回民众多。根据回民习俗,红白喜事都要在一起聚餐。为搞好民族团结,尊重民族习惯,方便回民群众红白喜事聚餐,自治街投资100万元,兴建了2000平方米红白喜事厅,可同时容纳100桌人就餐。为搞好民族大团结,自治街还给每个清真寺每月补贴300元。这些举措,赢得了回民群众的高度赞扬。
自治街每年把集体收入的80%分配给在册失地农民,仅每年发放粮食补助和春节补助就有100多万元。为改善办公条件,该街还投资60万元,对街办公场所进行改造,配置了电脑等现代化办公设施。
自治街党委、居委会给居民办的实事数不胜数:为60岁以上的老党员送生日蛋糕;每年花数万元慰问军烈属、老党员、困难户;对80岁以上的老人、原街办企业60岁以上老人每人发100元春节补助;为全街居民办理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
为了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自治街投巨资把老党校搬迁后的废弃空地买了下来,与一家房地产公司联手开发建成了清馨园住宅新区。记者在这里采访时看到,无论是沿街6层楼房,还是院内别墅群,建筑风格别致,彰显雍容华贵,并且水、电、气、暖、车库一应俱全。居民们说,能住上这么高档的房子,圆了一辈子的梦。
发展篇:强街富民新愿景
自治街发展了,民富了,但自治街人不停步、不满足,他们要大步走,干更大的事儿。
自治街大手笔绘制的占地300亩、投资4亿元,集高档住宅小区、商业区、文化娱乐区于一体的宏成广场蓝图正在实施,其中投资1亿元、占地100亩、可容纳上万人居住的一期宏城华府1号工程动工在即。记者在这里采访时看到,白奎一班人用如椽巨笔绘制的强街富民新愿景正在付诸实施。
为什么要建设宏成广场?白奎说:“是使命使然,发展之要,民生之需。”
快速发展的自治街,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难题。一是自治街寸土寸金,发展空间严重受到土地瓶颈制约,后劲不足。二是占地30亩的老商贸城、占地30亩的民族制革厂和占地40亩的铁货旧市场,利用价值极低,其宝贵的土地资源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三是由于辖区居民房屋大都兴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翻修于七八十年代,已经十分破旧,加之多年没有划宅基地,一些居民三世同堂、四世同堂,居住条件急需改善。
为解决这些问题,白奎一班人经过深思熟虑,在广泛征得民意的基础上,从自治街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战略高度出发,作出了建设宏成广场的重大决策。这个宏大的工程分三步走,实施滚动发展。第一步,整合老商贸城、民族制革厂、铁货旧市场土地资源,进行高档住宅开发,建成后可满足部分搬迁居民居住。第二步,用腾出来的土地,实施二期住宅+商业开发。第三步,用再腾出来的土地进行三期商业开发。宏成广场的总开发面积达300亩,有高档住宅区、繁华商业区、文化旅游区。其中,文化旅游区将把位于自治街的两大国宝沁阳北大寺和朱载堉纪念馆连为一体,打造文化旅游产业。这样既可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又可以彻底改善人居环境。
为了高起点、高标准搞好规划,自治街聘请洛阳市规划建设设计院,历时数月完成了宏成广场的规划设计,并已得到批复。该规划采用“家在园中”的理念,结合现代元素,营造一个高品位的人居商业综合环境。总体布局中,有高档住宅楼、写字楼,还有美食餐饮、影音娱乐等集游购娱一体的大型综合体商业区。
宏成广场总投资4亿元,这么多钱从哪里来?自治街与房地产公司合作,成立了房地产开发公司,资金来源采取四条路径:房地产公司先期垫付部分资金用于开发建设;吸纳本街资金实力雄厚的老板入股参与开发;街集体以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等形式参与开发;居民出资建房开发。白奎说:宏成广场所在地寸土寸金,开发潜力巨大,有很高的商业开发价值和地产增值空间。随着宏成广场一期工程的启动,大量的资金会源源不断地涌入。
记者在一期工地采访时看到,民族制革厂的拆迁工作已全部结束。白奎对记者说,占地100亩、拥有2000套住房、可容纳1万人居住的宏城华府1号工程动工在即。宏成广场一、二、三期工程可在未来8年内完成,一个规模宏大的强街富民新愿景一定能够实现。
白奎带领一班人为自治街居民操心受累,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汗水,不仅赢得了省市上级党委、政府的赞誉,而且赢得了自治街广大居民的高度信任和真心拥护。在第六届、第七届基层村(街)组织换届选举中,白奎一班人均以高票当选,在年度党内民主双评、三票评议活动中优秀率高达100%。
前程似锦,重任在肩。白奎一班人正团结带领全街党员干部群众,在奋力实现强街富民新愿景的伟大征程中全速前进,自治街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本版图片均由沁阳市怀庆办事处自治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