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初二,是出嫁闺女回娘家的日子。
9:10,龙源街道办事处卢徐店村卢长真家,诱人的香味不时从厨房里飘出。
“老卢,闺女、女婿和外孙来了!”在门外翘首以盼的老伴喊道。
“爸,这是高钙藕粉,这是......”女儿们竞相着往外掏礼品。
“俺和您妈身体好着哩!吃的喝的都有,光保险就有三个,啥都不要再买了!”卢长真逗乐着。
今年69岁的卢长真是卢徐店村卫生室医生。从19岁开始走街串户为群众看病,一转眼50年过去了。2012年,当时的龙源镇卫生院和村委会投入资金为卫生室新建6间房,配置了电脑、打印机和新的办公桌椅,宽敞的卫生室里里外外就老卢一人,群众看病刷卡,公共卫生服务免费,老卢不停地忙乎着。
“俺的第一个保险是就医卡”。老卢向孩子们炫耀着手中的“宝贝”。“这卡里每人每年有六十块的门诊看病钱。门诊看病在那里都中,刷卡消费可方便!身体健康有保障,伤风感冒的基本不用花钱。”
“这个俺知道,家家户户人人都有。”小孙女撇撇嘴,显得不屑一顾。
“这是俺的工资折。是不是其他人没有的保险呀?”卢长真向孙女晃晃手中的卡。去年6月份,县里推行村医服务指标与收入六挂钩,建立以群众满意度为主的绩效考评机制,乡村医生人均月收入由原先的1100元提高到1600元。“咱村有900多口人,一年下来,新农合诊疗费、基本药物差价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三项补贴,俺收入将近4万元,钱是直接打卡上的。收入有保障了,俺的服务积极性能不高?年前的新农合筹资,我没有再东家跑西家催,大多数群众都是主动来缴费的,参合率第一次突破98%。”
“我来说说第三个保险”。老伴抢过话茬扬扬手中的折子,“俺给恁爸爸每人每月领取70元的养老金,钱虽然不多,但国家的政策暖人心,养老不用愁了!”
邻居卢广军推门进屋,“九叔,我说你应该有四个保险,你是不是藏起来一个?听说,乡村医生也有退休工资了,现在是一月300块,以后还要涨的。你年前不是已经办理退休手续了?”
“是的。我们退休也有工资,这可是盼了一辈子了。但是,咱村现在还没有其他人干村医,我还要干下去,为街坊邻居服务好,带好接班人。”卢长真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