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公交车上看“雷锋”
世界顶级安全轮胎花落怀川
农民“赶会”挑工作
图片新闻
“南水北调焦作精神”再谱新篇章
看焦作“财权入笼”
吃药时别猛仰头
我市开展微公益项目对接活动
抓好小麦春管 确保夏粮丰收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3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水北调焦作精神”再谱新篇章
—— 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总干渠桥梁等交叉工程推进纪实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王 言 高小豹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

  南水北调,创造人类治水奇迹;“南水北调焦作精神”,镌刻世纪工程丰碑!

  “顾全大局、无私奉献,情系群众、务实为民,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众志成城、克难攻坚 ”,高扬着“南水北调焦作精神”这面旗帜,在总干渠征迁安置工作中创造辉煌的焦作南水北调人,以为国家工程负责、为焦作发展负责的神圣使命感和高度责任感,迎难而上,务求全胜,精彩完成了总干渠桥梁等交叉工程征迁攻坚战,为实现2013年年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工程主体竣工、2014年10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的目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创造了南水北调工程史上新的辉煌!

  历史必将铭记:

  ——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焦作城区段排除万难,以非常之举拿下被国调办列为影响总干渠工期控制性工程、国调办主任鄂竟平亲自挂牌督办的一号风险工程:7座桥梁、穿渠廊道和新月铁路改线工程,使国调办最为担心的“卡脖子”工程成为提速优质工程。

  ——在政策环境发生变化、征迁情况更为复杂、征迁工作难度大大增加的情况下,焦作城区段总干渠桥梁等交叉工程占压范围征迁和新月铁路改线征迁任务按时间节点顺利完成,以人为本、和谐征迁再次唱响怀川大地。

  ——把安置房建设作为征迁保障积极谋划,焦作城区段在解决政策瓶颈和难点问题上实现新的突破,使安置小区建设的政策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为南水北调安置小区加快建设创造了条件。

  ——本着为焦作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我市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国调办变更了城区段7座跨渠桥梁设计,修改完善了原设计方案中影响城区道路互通、土地利用、城市景观之处,为焦作城市发展和交通建设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积极向国调办争取,将焦作城区段纳入《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规划纲要》,使焦作城区段成为南水北调中线12个大型工程景观之一。一渠清波不仅成为广大市民的“亲水工程”,而且与焦作旅游相呼应相融合,对提升城市品位、提升焦作旅游影响力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鄂竟平充分肯定“焦作克难攻坚能打硬仗”;国调办副主任于幼军高度评价“历史一定会记住焦作”;省水利厅厅长,时任省南水北调办、省政府移民办主任王树山多次赞誉“焦作思路很清,措施很硬”。2012年5月,省政府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发来贺电祝贺我市圆满完成总干渠桥梁等交叉工程征迁工作。

  决战征迁 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2011年11月,总干渠桥梁等交叉工程施工范围征迁工作全面展开。此次征迁主要包括倒虹吸、排污廊道、总干渠两侧10米范围和跨渠桥梁引道引桥征迁,共移交用地989.01亩,征迁1450户、6215人,拆除房屋35.94万平方米,迁建企事业单位16家、专项设施近500项。此外还有新月铁路改线工程征迁,总长4.53公里,移交用地201.9亩,拆除房屋5.28万平方米。

  国调办给出的时间表是:

  2012年4月30日前征迁基本完成,不影响桥梁施工。

  2013年年底,总干渠工程主体竣工。

  2014年10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

  总干渠桥梁等交叉工程占压范围征迁和新月铁路改线征迁是总干渠渠堤按时合口的前提条件,对实现总干渠工程主体竣工和总干渠 通水这两项目标至关重要。

  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中线看河南,河南看焦作,焦作看城区段。城区段,成败关乎全局,再次成为焦点中的焦点。

  城区段征迁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征迁户分布分散,在总干渠征迁时,征迁户是沿着总干渠成带状分布,而桥梁等交叉工程征迁时,征迁户是沿着7座桥梁和倒虹吸、穿渠廊道等成11条线状分布,而且各家情况不同,诉求更加多样化;7座桥梁设计变更后,安置房正在建设,眼下还搬不进去,还需要过渡安置;随着《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颁布实施和物价逐步上涨,形成了群众补偿诉求与现有征迁安置政策的反差,增加了征迁工作的难度。

  挑战和压力前所未有,工作的强度和难度前所未有!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2011年11月30日,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总干渠交叉工程征迁工作攻坚动员大会,吹响了征迁冲锋号!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充分认识面临的严峻形势,主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切实把征迁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首要任务和一号工程来安排、来实施、来完成。

  市委、市政府将7座桥梁等征迁任务进行分解,每座桥梁由1到2名市委常委牵头,解放、山阳两城区和80多家市直单位参与了分包,按着“包签协议、包搬迁、包拆除、包过渡安置、包回访、包稳定、包搬进新房”的“七包”要求,明确任务,全面落实责任。市委书记路国贤,市委副书记、市长孙立坤,市委副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明德,副市长胡小平多次深入基层了解情况,现场办公,研究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委常委、副市长迟军每天早上8时召集有关分包单位汇报情况,研究问题,推进工作开展,12天时间,拿下了城镇居民118户的征迁任务。

  解放、山阳两城区把工作重点向征迁倾斜,实行书记、区长亲自挂帅、县级干部一线指挥、所有区直部门分包任务的工作方法,有力推动了征迁工作。解放区委、区政府将征迁任务逐户落实到每个县级干部、区直部门主要领导头上,建立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山阳区委常委挂帅进村,一包到底,20家区直分包部门一把手亲自带队,挨家挨户做工作。

  全市2000多名党员干部和上百家单位包村包户,深入现场,真心投入,帮助群众拆迁;十多家企事业单位为了大局,停下繁忙的生产,调整正常的课程,中断火热的经营,另寻新址,适时搬迁。

  最可敬的还是征迁群众。他们为了国家,怀着无限的眷恋离开生于此、长于此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故土,舍小家顾大家,真情演绎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成为一个城市的骄傲。

  把征迁当做自己的事来做,宁肯自己多付出,也不让国家工程受影响;宁肯自己受苦受累,也要确保国家工程顺利实施。全市上下同心同德,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责任重大、使命如山的压力感,以寝食难安、枕戈待旦的责任感,按照国调办的要求,于4月底按时完成了征迁任务,共移交用地1190.91亩,拆除房屋41.22万平方米。

  千方百计推进施工进度,降低施工对城市的影响

  作为南水北调工程唯一穿越中心城区的城市,全长8.82公里的城区段工程要与中心城区10条主干道和4条河流、17条自然排水明沟相交,需建7座跨渠桥梁和4处倒虹吸。更为复杂的是,城区段工程既与新月铁路改线工程、郑焦城际铁路工程这两项重大工程交叉,又与焦作城市专项基础设施管线交叉,仅涉及的燃气、热力、给水、排水、电力、通信、广电、军用光缆等就有近500项之多。既不能影响重点工程施工,也不能影响城市功能和百姓生活,科学协调统筹尤为重要,创新思路和方法尤为重要。

  在中线建管局河南直管局批复的城区段7座跨渠桥梁和倒虹吸原施工组织设计中,均采用断行全封闭施工方案,这将造成我市市区南北向交通的严重阻隔和分割。为保证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行和城市交通的安全通畅,市南水北调城区办积极与中线建管局河南直管局、省南水北调办、省政府移民办沟通协商,最终对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了调整和变更,在桥梁、倒虹吸施工期间修建绕行道路保障城市交通。先后对丰收路桥、南通路桥、民主路桥、政二街桥、焦东路桥、山阳路桥和塔南路倒虹吸、普济河倒虹吸分阶段修建了绕行道路,总长度达3200米。

  在丰收路桥引桥、引道施工中,原定要在丰收路北侧修建500余米的绕行道路,因涉及大量房屋拆迁和军事光缆等专项设施迁移,不仅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且在时间上难以满足丰收路桥施工工期计划要求。市南水北调城区办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了优化桥梁施工工艺、实行丰收路桥半幅施工半幅绕行的方案,既避开了19条专项设施,又避免了北侧居民房的拆除,仅此一项调整节约迁建投资500多万元,而且缩短了迁建工期两个多月。

  市委副秘书长、市南水北调城区办主任宁继学的办公室挂着一张专项基础设施迁建图,这张图准确标注着迁建设施的具体位置、数量、规格型号等技术数据,标注着所有设施迁建任务、时间、要求,这就是被誉为经典战术的“挂图作战”。专项基础设施迁建涉及燃气、热力、给水、排水、电力、通信、广电、军用光缆等29家产权单位,涉及专项基础设施近500项,且不能中断,可谓是难点中的难点。为此,我市专门成立了由1名市委副秘书长牵头的专项设施迁建工作组,统筹协调专项设施产权单位与桥梁施工单位做好现场技术对接工作,将供水、供电等市政管线的迁建工作节点精确到日、时、分,确保工程建设与专项设施互不影响,确保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正常秩序。市南水北调城区办在专项迁建工作量大、面广、线长和时间紧、任务重、技术难度高的严峻现实面前,组织人员经过几十次现场调查,逐一绘制成图,挂图作战,权责明确,效果明显,工作的深入和精细可见一斑。

  在专项管线和截洪截污沟穿越桥梁的建设中,市南水北调城区办积极协调产权单位出资,委托总干渠施工单位实施,避免了多个单位在同一地域并行施工的情况,减少了对总干渠施工的干扰。

  为确保工期,市南水北调城区办尽最大努力服务施工。修月、修牵110KV输电线路两次跨越新月铁路,需到郑州铁路局办理相关的建设手续,市南水北调城区办市政管线科科长李小双带领市供电公司有关人员5次到郑州铁路局相关处室进行联系对接,取得了铁路部门的理解支持,原本4个多月才能办完的工作,仅用了34天全部办完,并且减少上缴各项费用36万元。

  在统筹协调、科学调度下,目前,工程施工进展顺利,城区段总干渠55个渠堤缺口已填筑35个;渠道衬砌完成3136米;4个倒虹吸工程3个已经竣工,并恢复道路通行;穿渠廊道施工已经完成;7座桥梁中丰收路、南通路、焦东路已通行;新月铁路线已于今年1月底单线试运行。

  我市科学统筹安排施工的做法得到国调办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认为对整个南水北调工程施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城市交通,保证了市民日常生活不受影响。

  心系发展 为焦作的明天负责

  把南水北调工程当成自己的事,真情投入,敢于担当,心系发展,是市南水北调城区办所有工作人员的速写。

  这样两件事,可作印证。

  争取变更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7座跨渠桥梁设计是其一。

  这7座跨渠桥梁原设计方案是按照“原功能、原规格、原标准”的原则设计的,不完善之处较多,对我市城区的道路互通、土地利用、城市景观等影响较大。市南水北调城区办发现设计缺陷后,本着对焦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立即组织人员对跨渠桥梁所涉及的城市10余条主干道、30余处交叉路口进行了十多次实地踏勘,并深入市直有关部门调查研究,登门拜访省市设计专家,充分掌握了桥梁设计方案、重要路段现场技术数据和我市规划建设情况。在桥梁设计变更工作中,组织专业技术分析会20余次,数十次赴省南水北调办、中线局河南直管局、设计单位进行汇报沟通对接并上报20余份汇报材料,邀请上级部门莅焦调研5次,整个桥梁设计变更工作形成的会议纪要、工作事项备忘录等文字材料达11.8万余字。

  桥梁设计变更工作得到了国调办和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认可,跨渠桥梁设计变更获得批准,争取国家新增投资2.89亿元。变更后的跨渠桥梁与市规划道路保持一致,增设的引桥、引道在确保行洪排水同时,提升了桥梁美观程度和绿化带通透效果,解决了部分桥梁自行车不能骑行过桥的问题,优化完善了桥梁排水、路灯照明、景观亮化等设计,对我市的城市建设、区域交通及整个城市未来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

  在桥梁设计变更运作期间,很多相应施工不能开展,我市承受着工期要求很大的压力。从市领导到具体运作的市南水北调城区办工作人员都始终坚持这样一个信念:为焦作历史和未来负责,敢于担当,无愧人民。

  争取焦作城区段景观建设纳入国调办《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规划纲要》,列为南水北调中线12个大型工程景观之一是其二。

  一渠清波穿城而过,为给焦作人民带来更多福祉,我市在城区段总干渠两侧规划了各100米宽的绿化带,同时精心打造7座跨渠桥梁景观。南水北调通水后,将为城市中心地带增加50余万平方米的水域面积和230万平方米的绿化面积,形成一条靓丽秀美、文化蕴集的风景线,成为城市标志性景观,为焦作旅游增加新的亮点。我市自我加压、自行投资绿化带建设的胸怀和扎实的工作给国调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得知国家将建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的消息后,我市积极争取,国调办将焦作城区段列为南水北调中线12个大型工程景观之一。焦作城区段纳入国家南水北调景观大盘,对整个城市品位的提升,对整个旅游经济的影响,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不可估量。据测算,城区段总干渠、绿化带、桥梁直接投资约50亿元,将拉动焦作建材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及第三产业等相关产业产值约175亿元。

  优化环境 保障工程施工和百姓生活

  在中心城区施工,尤其是进入施工高峰期,不可避免地存在工扰民、民扰工等情况。创造一流施工环境,对实现“两个确保”意义重大。

  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为打造良好的施工环境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南水北调城区段工程建设环境维护快速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了工程建设环境维护快速处置工作机制、矛盾纠纷排查机制、信息报告制度、现场巡查机制、联动协调机制和限时办结制度、工作例会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实行了工程建设环境维护工作“五个一律”:对阻碍总干渠施工又不听劝阻的,一律依法带离现场;对煽动和组织阻工事件、殴打工作人员的,一律依法追究责任;对恶意阻工、造成连续停工3个小时以上的,一律从严打击;对操纵、策划、庇护阻工事件的党员干部,一律停职查处;对处理阻工事件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党员干部,一律予以问责。分类指导解决问题,对参与阻工的人员,及时了解其诉求,根据不同情况加以解决。对诉求合理的,尽最大可能予以解决;对不了解补偿政策、提出过分要求的,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对个别无理取闹、强买强卖、强行揽工的,依法坚决进行打击。

  李河倒虹吸是城区段总干渠首先开工建设的工程项目,因施工降水造成了周边几家渔业养殖户近300亩鱼塘水位急剧下降。市南水北调城区办协调中线局河南直管局、施工单位打井补水,并为渔业养殖户争取损失补偿,将群众损失降至最低,保证了施工正常进行。

  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施工震动、噪声、粉尘等问题,市南水北调城区办积极协调各标段施工单位最大程度降低施工对周边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要求专人值守清扫道路,疏导群众。在管线迁建过程中,为避免给百姓生活造成影响,大多都是安排后半夜施工,施工人员打着手电筒对接光缆线,一片漆黑中,星星点点的光亮成为南水北调最美的画面。

  完善政策,加快推进安置房建设

  焦作城区段总干渠、桥梁等交叉工程及绿化带、道路征迁共需建设安置房198.21万平方米,已建成72.87万平方米,在建52.02万平方米。2012年,新落实用地27块共878.16亩。目前,城区段所需安置用地2218.84亩已基本落实。

  有人说,南水北调工程,难就难在征迁,难就难在安置,难就难在各种利益的协调。安置是征迁的前提和保障,为确保安置小区建设,我市创新思路,在解决政策瓶颈和难点问题有新的突破。针对安置小区建设的诸多政策瓶颈,解决了土地出让转让、人防手续办理、供电工程实施等一批难点问题,明确了生产生活用地统筹使用、费税减免以及过渡安置、征迁群众优惠政策等重大问题,使安置小区建设的政策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安置小区全部安排在城市中心地带,最大程度地让利于民。同时,为保证让征迁群众住上放心房,我市始终把抓好安置小区的质量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完善监督检查机制,不留质量隐患。截至目前,安置小区建设中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未发现工程质量事故,安置小区建设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是宝贵的财富,是永远的旗帜!

  “南水北调焦作精神”已经成为南水北调千秋伟业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书写了世纪辉煌,也必将成为怀川儿女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动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