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原文钊) 春初杂草与农作物争水、争肥、争光照,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如何有效去除杂草?日前,市植保站站长许新芳提醒农民朋友,抓住当前有利时机,迅速开展春季麦田化学除草工作。
“现在正是开展麦田化学除草的关键时期。据各县市区植保系统冬前和近期组织调查,麦田杂草发生种类主要有:播娘蒿、荠菜、猪殃殃、泽漆、麦家公、打碗花、婆婆纳、野燕麦、硬麦等,密度一般在每平方米15.7~21.4株,密度高的能达到54.5~63.2株。冬前播种早、水肥条件好的麦田能达到200株以上。”许新芳说。
针对当前杂草种类及分布,许新芳建议农民朋友,对以禾本科杂草、野燕麦、硬麦为主的田块,每亩可用6.9%的骠马、3.6%的阔世玛水分散剂25克兑水30~45公斤喷雾;对以婆婆纳、荠菜、刺儿芽等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每亩可用15%的麦田克星、15%噻吩磺隆可湿性粉剂15~20克兑水30~45公斤喷雾;对有泽漆混发的田块,每亩可用20%使它隆乳油20毫升加20%二甲四氯水剂100毫升喷雾。
同时,许新芳提醒农民朋友,除草剂使用效果与气温密切相关,应在气温稳定在6℃以上,选择晴天无风的环境,在上午10时前,下午4时后使用,确保除草效果。此外,小麦拔节后慎用除草剂,防止发生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