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军
娴熟优美的投篮动作、紧张激烈的篮下对抗、震耳欲聋的欢呼喝彩,场上是农民在打篮球,场下是农民在看球赛,篮球场就在自家门前……这是记者日前在2013年“盐业杯”焦作市百乡千村农民篮球赛总决赛东部赛区——武陟县圪垱店乡圪垱店村的篮球场看到的场景。
从去年7月开始、历时8个多月的市百乡千村农民篮球赛日前在武陟县和温县结束了辉煌的历程。这场被誉为我市农村“NBA”的农民篮球赛,产生了巨大的连锁反应,引领着我市农村体育活动不断深入开展。
篮球运动因为场地建设和维护成本低、经久耐用以及活动为人们喜闻乐见等优势,已经成为我市农民首选的运动项目。早在2010年年底,我市1985个行政村和社区就已经全面实现了群众体育健身工程全面覆盖。村村有球队,月月有赛事,农闲时节,村与村、乡与乡之间喜欢以篮球比赛作为互访方式。每逢重大节日,各乡镇都会举办篮球赛。
为了使民间松散、低层次的篮球运动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良性发展轨道,自2008年以来,我市都要举办为期数月的百乡千村农民篮球赛,为充分体现比赛中的“农”字特点,比赛全部放到农村举行,放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村举行,农民朋友在家门口就可以参与比赛、观看比赛。目前,百乡千村农民篮球赛已成为我市单项体育赛事中参赛人数最多、赛程密度最大、在城乡群众中形成影响力最强的赛事。
为推动焦作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深入实施,加快农村体育事业发展,增强广大农民的身心健康,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市委宣传部、市体育局、市农业局联合开展了2013年“盐业杯”焦作市百乡千村农民篮球赛。市体育部门充分发挥焦作全国篮球城市优势,从赛事筹备、宣传发动、比赛组织等各方面都作了周密安排。
从去年7月份开始,我市的百乡千村农民篮球赛分3个阶段有序进行。第一阶段以乡镇为单位,1096个行政村在各行政村、乡镇办事处的体育文化广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篮球竞赛活动,定点投篮、三分远投等趣味性比赛引得老人和孩子也一试身手;第二阶段以县市区为单位,各县市区相继组织了各自的篮球比赛,88个乡镇农民篮球代表队进行了激烈争夺;第三阶段我市将各县市区分成东、西两区,两区各县市区之间进行比赛,并参加全市百乡千村农民篮球赛东西区决赛。
整个赛季历时8个多月的农民篮球赛被农民朋友称为“自己的NBA联赛”。如果按照NBA的赛制,村里的比赛就是“季前赛”,而“常规赛”就是乡镇与乡镇之间进行比赛,“季后赛”则是全市11个县市区的第一名分为东西两个赛区,赛区内部进行比赛,决出前3名参加总决赛。
2月23日是市百乡千村农民篮球赛总决赛的最后一天,记者来到圪垱店村,看到村里四处停放着私家小轿车、三轮车、摩托车、电动车和自行车等交通工具,都是来自各县市区的村民来这里看球,并为自己的队伍加油鼓劲的。篮球场上的场面颇为壮观,场外里三层外三层黑压压的人群,挤不进去的村民骑上墙头,攀上树枝,啃着干粮,端着饭碗如痴如醉地观看比赛。
据统计,在这场赛事活动中,来自全市11个县市区、88个乡镇办事处、1096个行政村的1.5万余名农民运动员参加了比赛,几十万人次农民参与其中,促进了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新农村建设呈现新的面貌和气象。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全覆盖后,农民篮球赛参赛运动员一届比一届多。”市体育局局长郭颂福对记者说,许多村在组织篮球比赛的同时,也举办了定点投篮和家庭篮球接力赛,调动了农民的参与积极性,使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如今,焦作市百乡千村农民篮球赛已成为一项品牌赛事,相信下一届比赛参与的人数会更多。”郭颂福说。
“品牌拉动战略使我市农民篮球运动发展很快,但问题也随之显现。”市体育局副局长宋国宪说,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农村的篮球教练员、裁判员不足等方面,农村现有的篮球教练员、裁判员多是乡村老体育教师和一些老篮球队员,不仅数量少,而且技战术水平、执裁水平、理论水平不高,临场经验不足,对现代篮球新规则不甚了解,裁判错判、漏判情况较多。对此,宋国宪表示,今年将重点加强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培训建设,全面培训篮球教练员、裁判员队伍,同时将完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管理制度,定期组织高水平篮球队到农村进行表演,加大农村篮球运动的普及力度,力争将该项赛事办成我市的品牌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