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生态的,我们处在一个生态的世界。地球是生态的,我们处在一个生态的家园。这里暂且不说气温变化对地球的影响,仅从自然状态下地球内在机理的变化,就足以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了。
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是生态。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由不同的层带、成分和过程交织构合的整体。从层带上观之,这个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等;从成分上观之,这个生态系统包括有机物、无机物、气候、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从过程上观之,这个生态系统包括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水与大气的循环、物种的发育与变化等。这些层带、成分和过程纵横交错,彼此联结,形成一幅无穷无尽交织起来的整体画面,具有整体结构、整体功能和整体运演规律,破坏了它的整体结构、整体功能和整体运演规律,也就破坏了它的存在。地球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其整体性并不在于它是各种层带、成分和过程的机械叠加与拼凑,而是它们的有机整合,其中每一层带、成分和过程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层带、成分和过程的变化,从而影响到系统的整体结构、整体功能和整体运演规律,而这些系统整体方面的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它的每一层带、成分和过程的变化。在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存在任何孤立的事件,各种层带、成分和过程之间呈现出极其复杂的非线性的因果关联、因果制约的情形,牵一发而动全身。
地球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层带、成分和过程的普遍联系,或者说地球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普遍联系,使它成为一个活的机体,它里面的每一种因素就像人体的不同器官,占据着一定的位置,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为保证机体的正常运转默默地工作着。一方面,每一种因素的缺失或膨胀,都会引起因素间的比例失调,因而都会影响机体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每一种因素作用的发挥都要受有机体整体结构、整体功能和整体运演规律的约束,使它们彼此间具有协同性。
地球生态系统是一个活的机体,它是变化着的,地球生态系统自从几十亿年前形成以后就一直在变化着,并始终存在朝有序方向进化或朝无序的方向退化两种可能。在今天,地球朝无序方向退化是其主要危险,为了避免退化的加剧,一是要阻止人类对它进行盲目而贪婪的掠夺与索取,从而保证地球生态系统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机制的健全,保证物质、能量和信息在地球生态系统内分配渠道的畅通。二是要减少人类向它的熵输出,把“废物”的排放控制在地球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范围之内。认识地球生态系统的变化要注意它的时滞。由于地球生态系统是由大量的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建构的多级的高度复杂的立体网状组织,各种因素间的协同作用使它具有较强的抗冲击和抗波动能力,表现出一定的耐力,即使某些因素缺失,在整体结构、整体功能和整体运演规律上也不会有迅速的反应,可能在时空中延续传递,引起长远的后果,这些长远后果一旦出现,往往让我们始料不及。地球生态系统之变化的时滞现象说明地球生态系统对于损害具有一定的自我修补、自我恢复和自我更新的本领,它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压强,但压强必须保持在相应的阈限之内。
地球气温在变暖,这是地球在受到太阳的影响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产生的。全球气温变暖究竟对自身有什么影响,来自科学的报告指出: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居住环境和人体健康。它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且是一个涵盖政治、经济、能源等方面的综合性问题,全球变暖的事实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地球是个生态球,我们人类的生命就寄托和依附在这里。今天,我们研究地球气候变化,就是为了珍惜人类自己的生命,把地球这个人类家园建设得更美好,使人类得到可持续发展,更舒适和幸福地生活。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建立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编者按 生态文明关乎人类生存福祉,生态文明贵在人们自觉行为。在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将焦作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焦金雷和博爱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杨天胜二位同志编著的《生态文明学》的一些内容要点编发于此,给人醒悟和启迪。
耳闻媒体报道污染形成癌症村的不争事实,目睹PM2.5雾霾天气对人体的严重危害,面对不法分子用深打井的方法排污的恶劣行径,透视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良习俗,我们更感到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性、紧迫性和艰巨性。
现将提炼梳理后的十篇有关建设生态文明的文章陆续刊发,以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生态文明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