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发经费占GDP比重今年将首次超2%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审议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提出,2013年,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的经费支出在GDP中所占比重将达到2.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副主任沈文庆说,这是研发经费占比首次跨过2%门槛,随着科技强国目标的确立,相信这个比例未来还将提高。
“两个同步”构筑增长机制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力生产率提高同步”。人们发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力生产率提高同步”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两个同步’体现了我国民生未来的发展战略,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收入倍增’目标的具体指导。这一提法明确了要建立居民收入正常增长机制,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理念。”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熊梅说。
中国教育经费支出比例首次达国际标准
中国政府3月5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首次达到了国际标准。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中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五年累计7.79万亿元,年均增长21.58%,2012年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指标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当人均GDP达到800美元到1000美元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要达到4.07%至4.25%,才能实现教育与经济的良性发展。
为自由迁徙创造公平制度环境
政府工作报告3月5日提出,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
“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自由迁徙’这个词。其实自由迁徙已经是中国大规模城镇化进程中的现实,农民工虽然实现了自由迁徙,但没有享受到公平的待遇,背后是制度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