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树勋
新区在去年项目建设中可谓硕果累累。去年10个投资10亿元项目“扎堆开工”。瑞庆汽车发动机生产线项目成为新区项目建设的最大亮点。该项目自2012年2月1日开工建设,当年10月18日发动机批量下线,仅用了8个月时间,创造了新区项目建设的新速度,也创造了国内同类项目建设的最快速度。截至目前,该项目完成投资16.9亿元,标准化厂房已完成投资1亿元,一期2栋标准化厂房已完工。
新区项目建设何以又好有快?机制创新,管理有序,服务完善。
项目工作机制不断创新。一是组织召开了2012年全区项目工作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2012年全区项目建设目标责任管理的通知》,确定了十大项目的分包小组及去年103个建设项目责任分包部门及分包领导,明确了奖惩考核机制及考核办法,切实发挥重大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二是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信息报送的通知》,并召开了分包部门协调会,确保103个项目进展情况按周按月定期信息报送制,确保一月一通报制度的落实。三是建立了项目建设直通车制度,将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直接呈报管委会主要领导批示,转交责任部门,力争在第一时间协调解决问题。四是调整了2012年全区重点建设项目单子,完成了对文昌街道办事处、宁郭镇、阳庙镇、苏家作乡等项目的对接及补充工作,由原有的103个项目现调整为129个。四是整理项目入驻流程。按照招拍挂、集体供地、划拨等整理了不同的流程和办事承诺。
项目推进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一是为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新区先后于去年2月25日、4月20日、8月8日、10月23日、11月20日5次组织项目观摩活动及观摩座谈会,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责任分解并报办公室督办。二是及时跟踪服务和协调推进项目(特别是奇瑞项目、兵装项目)及12个集中奠基项目,建立了旬报制度。三是按月份完成项目通报,提供翔实的项目建设信息。四是协调组织集中奠基活动,建立了开工前项目倒排工期进展日报告制度和重大事务协调制度,确保了奠基活动的顺利实施。五是起草《我为项目办实事方案》、《焦作新区项目建设创优竞赛活动方案》、项目问题台账等工作,完成了“我为项目办实事公示栏”制度,进一步调动区直部门、乡镇办事处和项目单位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对项目建设的快落地、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起到了实质性的推进作用。六是落实了129个重点建设项目及十大重点项目月报制度,并及时更新电子屏滚动内容。
对省、市重点项目加强管理。一是建立完善了省重点项目网上登录直报制度;二是按时完成了市重点项目月报及每月4日、14日、24日联审联批情况的报表;三是按照市项目办安排,提供了省、市重点项目的相关资料,进行了资金需求调查,先后组织了2次银企对接洽谈会。四是积极开展2013年省、市重点项目申报,共申报省重点项目11个,申报市重点项目56个。
服务项目资金上不遗余力,不断完善。为打破项目建设资金瓶颈,新区积极争取各项经费,先后组织开展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专项、国家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转型升级短平快项目、金太阳等多项资金申报,新区蒙牛二期、科瑞森、中轴、祥瑞等22个项目入选。截至目前,李万社区服务站、卫生执法监督所、高新法庭和新区雨水管网工程等资金投资计划已下达,获得上级补助资金3300余万元。同时将同仁医院、东方今典城建投公司等民间资本进入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的项目进行包装上报,并获取省财政补贴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