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2013全国两会/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食品安全犯罪应纳入危害公共安全罪
两会体坛巾帼扫描
我国企业职工养老金没有缺口
市场机制构建三级孵化
慰问信
让老百姓得到更大实惠
大病救助保障既需投入也要统筹
“官员和公众人物的隐私权范围应受到限制”
马村:“三区建设”迸活力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3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食品安全犯罪应纳入危害公共安全罪

作者:顾立林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顾立林)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建议,应当将生产、销售劣药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等5个罪名纳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中,提升法律的震慑力,更有效地保护好老百姓的粮袋子、药罐子。

  据介绍,今年两会,张立勇一共带来了13件建议议案,其中关于食品安全的建议是他最为关心的。会前,张立勇专门赴郑州的多个农贸市场进行调研,并收集食品样品送检,然后结合自身的法律实践,完成了这份建议。

  张立勇认为,违法成本太低, 刑法的震慑力不够,是食品、药品领域安全问题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为更加有力地震慑食品、药品违法犯罪,他建议将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的5个罪名——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劣药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纳入刑法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当中,从刑事立法上旗帜鲜明地表达国家严厉打击这些犯罪的决心。

  张立勇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对社会公共安全的侵犯日益严重,尤其是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权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和影响。因此,应当根据类罪划分原理,把保护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权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需要放在首位,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等5个罪名纳入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体系,从而更加有力地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和公私财产权。

  张立勇还认为,现阶段,我国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全面解决,如食品、药品安全标准不统一、检测检验技术落后、监管部门权限划分不清、管理混乱、对相关犯罪打击惩治不力等,把对此类犯罪的惩治提高到危害公共安全的高度,实际上也是对人权的保护,是对公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维护。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