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冯振乾)春晖映文苑,百花竞芳菲。3月8日,由河南省文联、《散文选刊》杂志社主办的“嘉应观杯”2012年度华文最佳散文颁奖典礼在我县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作协主席、著名作家王安忆出席颁奖典礼,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诗刊》原主编、著名作家叶延滨,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李佩甫,鲁迅文学奖得主、河南省作协副主席乔叶,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甘茹华,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常鸿,县委副书记、县长闫小杏等出席颁奖典礼并为获奖者颁奖。县领导魏国龙、王亦山、薛新生参加颁奖活动。
甘茹华在致辞中介绍了焦作的人文历史、经济发展以及城市转型情况,并指出,此次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在武陟县举办,是对焦作文学创作事业的极大支持,对于进一步扩大焦作的对外开放、提升焦作知名度及文化品位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常鸿在致辞中说,武陟交通区位优越,历史文化悠久,生态环境宜人,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金融生态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华慈善奖、全省文化建设先进县等十多项国家和省级荣誉称号。历史上这里曾孕育了仰韶和龙山文化、嘉应观的治黄文化、妙乐寺和青龙宫的宗教文化、以怀梆和二股弦为代表的梨园文化等,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积淀着历史的厚重和悠远。
我县的文化事业快速发展,先后组织成立了县作协、老年诗书画协会、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等,形成了文学艺术齐头并进、各个艺术门类竞相发展、创作氛围融洽和谐的良好局面。华文最佳散文奖评选活动,影响大、规格高、精品多,集中展现了本年度散文创作的最高成就。这次颁奖典礼在武陟举行,必将对武陟的文学创作和文化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他希望各位散文大家把武陟作为创作基地,多来武陟走走看看、采风采访。
据悉,此次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评选活动是第四届,活动集中展现了本年度散文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和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提高了散文创作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在业内业外获得了良好的反响和高度评价。获奖的十篇最佳散文是:陈希米的《让“死”活下去》,南帆的《饥饿惯性》,王安忆的《教育的意义》,帕蒂古丽的《模仿者的生活》,李佩甫的《我怀念》,艾平的《呼伦贝尔之殇》,张生全的《第三只手》,罗伟章的《白云和青草里的痛》,葛水平的《我走过时间》,叶延滨的《清凉小札——微博体随笔》。
活动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位评委和作家还到嘉应观、县产业集聚区、青龙宫、仰韶文化公园、人民广场等处进行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