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供电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雷锋精神在这里延续
开展降本增效活动
春检工作不留死角
施工现场笑声朗
平凡中的坚守与传承
反腐倡廉重实效
焦作供电公司
沁阳市电业局
孟州市电力公司
“五查五看”转变工作作风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3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凡中的坚守与传承
——记博爱县电业局“红叶”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通讯员 崔红玲

  “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1962年4月17日,雷锋在日记上写下这么一句话。

  半个世纪之后,在太行山下的博爱县,76名电力青年组建起一支“红叶”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走街进巷送关爱,田间地头送温暖,用实际行动把雷锋精神传承到底。

  为困难农户解忧

  雷锋曾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红叶”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每一名成员都记着这句话,并将这种精神渗透到举手投足之间。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电业局的‘红叶’青年志愿者服务队!”2012年9月17日,博爱县金城乡西张茹村的王喜莲望着刚刚收回家的30多袋玉米,又看看累得满头大汗的志愿者,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与王喜莲一样,当日,在该县磨头、孝敬等乡镇,志愿者的帮扶亦如甘露,滋润着农户的心田。

  博爱县是农业大县,为确保农作物颗粒归仓,“红叶”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兵分10路,分片包干,着力做好4件事:巡查保电,对供电区线路、设备进行拉网式巡查维护,重点区域安排人员轮流值守,确保安全可靠供电;宣传护电,广泛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进行面对面交流,发放图文并茂的《国家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安全用电常识宣传资料等,讲解宣传安全用电知识,提供节电指导;对无资金、无劳力、无农机的农户进行摸底,与其结成帮扶对子,及时帮其秋收秋种;发挥特长,帮助农户对脱粒机、粉碎机等农用机械设备进行检修。

  一场农事下来,志愿者晒黑了、累瘦了,有的人手上还磨出了茧子,可当笔者问他们,今后是否还会到田间地头进行帮扶时,他们毫不犹豫地说:“农户啥时候有需要,我们就啥时候到!”

  为特殊群体暖心

  雷锋曾问过: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红叶”青年志愿者将这“三问”装在心坎上,然后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给了这“三问”一个温暖的答案。

  2013年2月4日,“红叶”青年志愿者走进孝敬镇双庙村留守儿童武漾晨、武包包的家,在给他们送上新年礼物的同时,通过做游戏、讲故事、传授电力安全知识等方式,给予留守儿童亲情关怀和精神上的慰藉。

  2012年7月11日,“红叶”青年志愿者走进月山镇西庄村72岁孤寡老人毕启生的家,为其清扫庭院卫生、压水,并自掏腰包为老人更换了室内老化线路、存在安全隐患的插座和坏掉的节能灯,让老人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就在毕启生频竖大拇指的同时,西金城村的吴小芬、西庄村的王国富、北关村的张和平等老人均因他们的服务而备感温暖。

  多年来,他们将目光锁定在孤寡户、五保户、贫困户、空巢户、贫困儿童等特殊群体身上,定期上门服务,在指导他们安全用电、科学节电的同时,为他们更换老化线路、维修插座、更换灯泡,并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缺乏劳动力的农户割麦种谷、撒肥排灌;走进深山小学,为贫困儿童送去书包、练习本、课外读物……

  这些举动,不大,甚至有点微不足道,可那些被温暖的人,却深知其中的重量。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