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仕智)以“一区、两带、三网、多点”为架构的我市林业网络体系建设全面启动。
市林业局局长朱玉正对记者说:“我市林业生态网络建设总体布局可概括为:一区、两带、三网、多点。即:南太行山地生态区,南水北调景观带、沿黄生态涵养带,道路林网、河渠林网、农田林网,中心城市、县城、村镇和景区。这个蓝图是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和国家、省‘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绘就的。力争用二三年时间,完成造林27万亩,形成完备的林业生态网络体系,为推动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建设更具活力的新型城市提供生态保障和有力支撑。”
“一区就是南太行山地生态区。”河南太行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焦作管理局局长杨春林说,南太行山地生态区可利用面积有100万亩,分为浅山区、过渡带、深山区3个地理单元和8条进入景区的道路。浅山区20万亩,结合休闲、旅游和城市功能区进行组团景观绿化,加快环城森林公园体系建设,打造城市森林休闲养生区;过渡带50万亩,采取不同的营造措施,恢复森林生态功能,打造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区;深山区30万亩,加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实施国家、省森林抚育工程,保护生物多样性,打造南太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对进入景区的常洛路、丹河峡谷旅游路、博晋路和云台大道等8条道路实施景观建设,打造通向景区的绿色通道。
“两带,一是沿黄生态涵养带,二是南水北调中线景观带。”市林业局副局长马恒雨说,沿黄生态涵养带总面积78万亩,分别建设13万亩生物多样性保护带,以防风固沙林、木材储备基地、经济林基地为主体的22万亩产业基地带,以建设农田林网、农林间作、林下经济为主的40万亩农林复合经济带和3万亩堤岸防护林带;南水北调中线景观带,按照景观化、产业化要求,干渠两侧各绿化100米,绿化面积2万亩,建成景观优美的生态旅游观光带。
“三网”生态体系是通过对道路、河渠的绿化和农田林网的完善提高,建成平原区完整的生态网络,为粮食核心区建设提供生态保障。
“多点”景观体系是通过对中心城市、县城、村镇、景区的园林景观绿化,形成连接“一区两带三网”的节点。
我市按照国务院《建设中原经济区指导意见》以及国家、省“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要求,聘请国家级林业规划机构编制《焦作林业生态网络建设规划》,并纳入焦作市建设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总体方案,量化管理,分步实施,彻底改变年年绿化无规划的现状。
记者了解到,我市将围绕重点区域和旅游通道,大规模、高品位实施标志性景观及道路两侧50~100米绿色长廊建设,打造焦作环城森林公园体系,彻底改变年年造林不造景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