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共青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开学
第一课
读书促进成长
青春演绎“觉醒”
我市两家单位
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
学子返高校 考研占位忙
建美丽焦作
展青年风采
传承雷锋精神 争做志愿先锋
轻松“加油” 上网无忧
复古的蓝牙留声机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3年3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书促进成长
青春演绎“觉醒”

——我市省选调生读书会《阅读精彩》第三期侧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方家禾

  3月8日14时许至20时许,焦作市教育电视台演播室的舞台一直沸腾着。这是由焦作市委组织部策划的全市省选调生大型读书交流电视栏目《阅读精彩》的第三期节目录制现场。孟州市全体省选调生为观众朋友们带来了一场名为《觉醒》的舞台剧。

  这场舞台剧共分为四幕,讲述的是,一名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省选调生孟可,在基层受挫以至于打算放弃,但因为她始终坚持读书,在梦中受到了《平凡的世界》等书中和现实人物的启发,最终决定在基层坚持下去的故事。

  第一幕演的是,名牌大学英语专业出身的孟可来到基层后,却觉得自己每天都被呼来喝去,干的是打扫卫生、传达任务、打印文件等琐碎“俗事”,和她的专业一点也不相干。而她用英语和当地的老百姓打招呼,不仅得不到回应,反而遭受了冷嘲热讽。这让孟可对基层的工作心灰意冷。

  第二幕是一个梦境,孟可梦到了《平凡的世界》书中的人物孙少平,他少年时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中学时只能啃着“非洲”黑面馍支撑学业,毕业后外出闯荡做小工背石板,即便是招工入煤矿,也是在恶劣环境中从事着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但他却从未屈服过……孟可觉得,孙少平尝尽生活艰辛,饱受命运之苦,却依然顽强坚持,她经历的小小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

  第三幕,孟可做了第二个梦,梦中有《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她去找省选调生读书会的朋友进行交流,在等待朋友的过程中,遇到了当地一个老大爷来给朋友送时令蔬菜,这个朋友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这个老大爷把朋友当亲生闺女对待,这让孟可很受触动。朋友回来后,对孟可进行了开导和劝慰。她决定像朋友那样,让自己的世界也变成“不抱怨的世界”。

  第四幕,孟可梦醒,她重新积极主动地融入工作环境,从心底接纳当地的百姓,构建了各方面都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最后,一首《青春在这里闪光》的原创诗歌朗诵结束了这场精彩演出。

  “每一个刚来到基层的毕业生都可能是孟可”,孟可的扮演者赵彩红告诉记者。她同时也是这场舞台剧的主创人员之一,在节目录制的间隙,和记者聊起了幕后的故事。春节前夕,接到选送读书节目的通知后,孟州市16名省选调生全部聚到一起商议,确定了新颖的舞台剧的形式和选调生思想波动这个主题,得到了孟州市委组织部和焦作市委组织部的肯定和支持。

  但年后上班,交上去的剧本却被打了回去,“人物性格不明显,剧情设置太平淡,当作文章读还可以,但不大符合舞台剧的表演形式。”离节目录制时间越来越近了,正常工作不能耽误,大家只能熬夜一起讨论、修改剧本,一起排练演出。这里边,有年轻妈妈顾不上回家照顾幼小的孩子,有为了学一段演出舞蹈把膝盖摔破了皮的,还有录音人员听了数百首歌后又去野外录鸟叫声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剧本和现场演出,先后被一举通过。

  节目录制完成后,赵彩红他们连夜从焦作赶回孟州,灯火在车窗外不断地闪退,车上不少人都累得打起了盹,梦里想必不会再有“孟可”。这期节目将于近期在焦作市教育电视台播出,收看节目的年轻人或能以此观照自己心中是否也藏有一个“孟可”,以及如何应对。

  赵彩红扮演的孟可,是这场舞台剧的主角。

  本报记者 方家禾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