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方家禾
←河南理工大学考研教室的黑板密密麻麻写着相关提醒。
本报记者 方家禾 摄
↑考研族自备的桌子上有桌子主人留下的字条。
本报记者 方家禾 摄
开学了,我市各高校学子陆续返校,投入到有序的学习中。到教学楼走走看看,会发现每个学校都出现了一支松散而又紧密的考研大军。松散指的是,每个学生都按照自己的进度来备考;紧密指的是,考研教室一座难求,他们可能人挨人地挤在一起。
现场
考研族“登陆”教室讲台和角落
3月8日中午,记者在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楼104教室看到,原本容纳80套固定桌凳的教室,讲台上下和后排都分别被学生们搬来的可移动临时桌凳占据,8横排变成了11排,角落里的空间也都被充分利用。桌上桌下堆满了考研相关的书籍,或者贴上与“占位”相关的小纸条。黑板上写着“手机静音、请保持安静”等相关提醒。虽是午饭时间,教室里仍有10余人在埋头苦读。
该校文法学院的学生文祥告诉记者,这个教室基本上被他们学院的考研族占领。文科、社会学科类的本科毕业生不如理工科类的就业前景好,因此考研率也很高。学校也比较支持,报考率和考上率都是学院之间争先评优的一项指标。
然而各高校在硬件上却似乎有点“力不从心”。由于还要保证日常教学工作正常运转,专门的考研教室并不十分充足,以至于每年春节过后,都会上演学生们摸黑排队占位的场景。
讲诉
彻夜排队凌晨占位却扑了空
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除了各学院教学楼自留的少数考研教室外,全校还有1、2、3号公共教学楼有数十个考研教室。3号教学楼最新式,水、电都是统一开关,安全检查比较简单,因此预计会在开学报到第一天的6时许开门,其他两个楼较老式,安全检查较为繁琐,预计会在8时许开门。
各学院情况不一样,报到时间一般为数天,很多同学在报到的第一天并不会赶来学校。因此同学们之间就有了合作分工,在占位的前一天联系好。有人晚上分别轮流值班彻夜排队守候在3个教学楼门口,有人晚上在宿舍一边休息积攒体力一边时刻待命,得到开门信号后,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教学楼,冲进去占位。
文祥和同学们就是这样分工,他身材高大,被委以了冲刺占二三十个座位的重任。凌晨4时许,他被手机铃声叫醒,“3号教学楼开门了。”原来,看守教学楼的工作人员不堪门外数百名学生的拥挤嘈杂,提前两个小时开门放行。结果等文祥10分钟后赶到现场,位置基本上已被占完。
无奈
为了抢占座位“骗”了其他同学
文祥不敢再继续回宿舍睡觉,赶忙又转战到距离较近的2号教学楼,还好,尚未开门。等到6时许,2号教学楼的工作人员也提前两个小时开门放行,文祥一边向前冲,一边喊“上四楼,四楼有教室。”而他自己却躲过了拥挤,悠然自得地上二楼占位。原来,这只是一个小骗局。不少学生听了文祥的话,都涌向四楼,等他们再返回二楼时,文祥已轻松占好了座位。“这也是没办法。”文祥无奈地向记者感慨。
完成了首次占位,并不意味着就可以安心备考了,由于存在一人多位、占了位不学习、浪费资源等因素,校方不鼓励学生将座位据为己有,而随时可能收走座位上的书籍、撕掉粘贴的纸条。那就需要文祥们继续占位。
“考研是一个持久战,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来学习备考,不用每天找座位,可以节省时间,心里也会踏实很多。”这是文祥们的备考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