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婧 李 涛 本报通讯员 张超峰
关键词:学校建设
关键词:教育质量
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100个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集中打造优质高中品牌,打造名师、名班主任队伍……昨日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2013年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目标。今年我市将提高教育质量、加快学校建设、提升教师素质,力争让焦作的孩子接受更高层次、更加优质的教育。
关键词:学校建设
——学前教育: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0所
今年,我市将继续实施学前三年行动计划,坚持普惠性和公益性,实施100所新建、改扩建幼儿园项目,其中公办幼儿园68所,推动70%以上的幼儿园基本达到办园标准,学前一年和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91%、74%,全面完成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
同时,继续开展省级示范幼儿园创建工作,全市增加2所省级示范幼儿园、20所市一级幼儿园。
——义务教育:改善城乡学校条件
今年,我市将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沁阳市实验中学、博爱县光智中学配套工程,完成修武县实验中学新校区、孟州市会昌一中改扩建等项目建设;推进中心城区中小学提升工程,加快河南理工大附中续建、中站区许衡中学改造、解放区锦江小学、山阳区新城小学、马村区龙子心学校等项目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加大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完成100个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改善农村中心乡镇学校寄宿条件,提高教育服务新型城镇化能力。
——普通高中:提供更多优质学位
今年,我市将加快高中阶段学校建设步伐,实施高中优质学位提升工程,多方投资1.2亿元,启动焦作一中二期项目,新增1000个优质学位。建成修武新一中并投入使用,完成沁阳一中图书大厦建设,推进孟州一中新校区、焦作四中异地搬迁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省级示范性高中及同类学校,为全市提供80%以上的优质普通高中学位。
关键词:教育质量
——输送更多优质生源
教育质量是最大的民生。今年我市将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持续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努力打造一批目标明确、质量优异、特色鲜明的强校品牌。
在小学阶段,注重拓展空间,培养习惯,为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在初中阶段,注重提高素质,夯实基础,为高中输送优质生源;在高中阶段,注重增加贡献,培养人才,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子女接受更高层次、更加优质教育的需求。
——全力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质量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今年我市将进一步优化课堂教育教学,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强化集体备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常规教学工作,着力推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全力打造高效课堂,构建有效作业体系。扩大“引桥工程”实验面,继续进行新教育实验和诱思探究教学实验,大力推广“高分突破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向精细化管理要质量
今年,我市将全面加强学校管理,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做到教师配备上人尽其才、资金使用上聚散有方、学生管理上严格有序,形成规范、高效、严谨的运转秩序。在教育教学管理中,鼓励学习借鉴,因地制宜,提升学校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学校管理工作的高效化、常态化。
——完善评价激励机制
今年,我市将修订《焦作市中小学校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实施细则》,完善质量监测评价机制和方式方法,突出学业主体地位,注重综合素质提升,全面构建科学、完整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价体系。推动中小学发展性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对各学段的学年度抽测办法,加强对各学段、学校教学质量的跟踪分析。完善教育质量奖实施意见,综合运用表彰奖励、评优评先、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多种手段,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学业成绩为主体的质量观和发展观。
关键词:教师素质
——规范师德严守“八不准”
我市教育部门将今年确定为“师德建设年”。今年我市将以“师德建设年”活动为主线,以创建师德师风先进校为载体,广泛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评选表彰一批师德标兵和先进个人,展示新时期人民教师的精神风貌。大力倡导师德师风“八种行为”,严格执行“八个不准”,坚决查处有偿补课、体罚学生等社会反应强烈的师德问题,引导教师成为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
——打造名校长队伍
今年,我市将探索建立校长任期目标管理办法,将校长的任期目标与学校以及区域教育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实施责任目标考核管理;修订完善中小学校长绩效工资发放办法和评价体系,调动校长的办学主动性和能动性。同时,启动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国家级培训计划和名校长培养工程,加强管理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提升校长和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开展市“十佳”校长评选活动,大力推进教育家办学。
——打造名班主任队伍
今年,我市将继续开展优秀班主任、“十佳”班主任评选工作,重点选拔培养100名骨干班主任,大力推广严格班级管理、引导学生发展、加强家校沟通等方面的成功做法,建设一支管理科学、业绩突出、学生爱戴的优秀班主任队伍。
——打造名教师队伍
今年,我市将继续实施教师培训“百千万工程”,邀请知名专家莅焦讲学,组织选拔优秀教师到发达地区和知名学校考察学习,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加大名师和高学历人才引进力度,继续实施“特岗计划”和“免费师范生就业计划”,启动实施“515”教育人才引进计划,用5年时间,每年投入100万元,在全市引进500名教育高层次紧缺人才,培养一支师德高尚、能力突出的优秀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