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如果说秦国强是一个爱岗敬业的人,那么他更是一个具有超强学习能力的人。多年来,他养成了每天看书做笔记的好习惯,30多本工作日记记录着他20多年工作的点点滴滴,也记录了每个时期熟料窑的操作重点和难点。
秦国强带领班组员工敬业奉献,力求他们所看护的熟料窑高产作业;他撰写的《千问千答》、《熟料窑操作基础知识》人手一册,成为工友们的工作指南;他带出一批批技术全面、思想过硬的好徒弟,为熟料窑岗位储备了众多技术能手。
致力创新 造就一个又一个奇迹
在1997年经济不景气的那段时间,有人动摇,也有人懈怠,但秦国强毅然决然地响应单位号召,加入企业自救的队伍。“我就先从最熟悉的熟料窑开始吧。”如何成功运用强化烧结法,成了他钻研的目标。
2003年,面对窑龄短、产量低、孰料合格率降低的困境,秦国强跟窑、盯窑、调整温度,经过几个月的摸索调试,使熟料窑产能提高25%。他的操作方法在其他熟料窑上推广应用后,运行时间纪录不断刷新,如今提高了100天,每年可减少六次检修,仅检修费用就可节约300万元。2005年,他摸索出的这套操作方法被中州分公司正式命名为“国强看火法”,2007年又被评为第二届全国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优秀奖。
“遇到困难不用怕,只要有信心和勇气,就一定能成功。”秦国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去年,中州分公司对生产流程进行调整,熟料窑将主要为生产化学品氧化铝服务,不单单影响到熟料窑的稳定运行,也对他多年来总结出的看火技艺提出了新的课题。为此,他改变惯有的看火法,参照料浆成分新数据,重新调整操作方式,探索总结新的作业方案,最终突破7#窑瓶颈难题,延续高稳产态势,确保熟料窑安全运行269天,运转率达到98.15%,又一次打了个胜仗。
为了一分执着,加班作业已成习惯;为了履行职责,艰难困苦化作鞭策。如今的秦国强依然奋战在看火一线,带着一分忠诚,谱写了一曲现代产业工人的新篇章。
(秦国强的先进事迹由本报和焦作电视台《焦作新闻》、《零距离》栏目,焦作人民广播电台《焦作新闻》栏目,《焦作广播电视报》,焦作网共同推出。)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