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 笠
有这样一支团队,他们控制着整个厂区水泥产品质量,他们用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个进出场的产品,他们用双手捧得了全国第十三次水泥品质指标检验大对比活动特等奖。他们就是焦作市中晶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的检验中心。
“把好进出厂检验关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点,检验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着产品的质量生命。”说这话的人,是中晶水泥化验室主任马新萍。
初见马新萍,她正在对原材料进行现场取样。只见她将破碎完的样品放入X荧光分析仪。马新萍说,有了这台价值100多万元的分析仪,不仅能准确的测出原材料的成分,也能在三分钟内就快速的测出结果。
走进化学分析组的大厅,试管、酒精灯、过滤器、烘烤箱一应俱全。“这是我们化验的核心。”马新萍熟练地将生熟料分开,取样、过滤、溶解、滴定。马新萍指挥着工作人员把刚生产从来的生料仔细检测后,又带着记者来到了物验组。
刚一进门,“嘭”的一声,把记者吓了一跳,原来是工作人员正在做抗折、抗压测试。这里的仪器显然“亲切”了许多,有小称、簸箕等,俨然一服中药房的架势。“这是在称水泥吗?”记者问。“没错,我们从送来的材料中,取样进行加水搅拌,然后放到养护池中观察。”马新萍从养护池中拿出一块砖头大小的水泥块走到了一个大型仪器旁。“培养好的水泥料,就在这里进行抗压测试,只要在规定的数据范围都算是合格的。”工作人员和马新萍边演示操作过程边说。
一天的采访接近尾声,记者也着实现场体验了一次“严把质量关”的生产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