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凯明
(本报资料图片)
武汉大学今年赏樱门票由10元涨至20元,涨价引发争议。武汉大学校办主任钱建国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称,武大不是公园,学校收取门票目的是“以花养花”,并称“这笔收入不算作学校盈利收入,而算作学校总收入,由学校统一支配,不需要公示。”
武大樱花,名扬天下。不仅武汉人要“一睹芳容”,全国越来越多的人都想来此饱览樱花胜景,也为武大提供了各种商机。每人购买一张门票是20元,每日客流量最高曾达到20万人,如此一算,仅此一项,一个月就可以给武大带来一千万元的收入。
武大是大学,不是公园,是纳税人出资建设的,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摇篮。如今每人购买一张20元门票才能参观武大樱花美景,不知那些看客们心里会怎样想。
笔者认为,作为全国著名高校的武大收取二十元的观赏门票是不合理的。首先,法不许可便不能收费,收取费用就应公示,这是全社会的共识,武汉大学也不应例外。其次,按照湖北省的相关规定,即使是政府赋权收费的游览参观点,门票也并不是说涨就涨,涨多少都行。“原门票价格在50元以下的,提价幅度不得超过35%;门票调整要向社会公示两个月。”试问,武大收门票是哪个部门赋予的权力?门票价格的涨幅因何而定?另外,武大收费参观校园樱花美景,收取的门票费用到哪里去,准备怎么花都没有明确说明。
校园归校园,商业归商业,校商不能直接结合在一起。武大樱花虽不是企业产品,但收费参观就具备了企业化经商、商品的属性,已经跨到违规地界里去了。若是按照校方“以花养花”的说法,那这养花的费用势必有点太高了吧。
此外,笔者觉得,“象征收点管理费、卫生费”的说法实在牵强,这是明显的违规。大学是象牙塔,是人才的摇篮,如果只想着收门票迎客赚钱,那就明显改变了本质。不仅如此,每天络绎不绝的游客穿梭于校园,势必会影响学生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也可能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
依笔者看,武大应该取消赏樱门票。其次,至于客流参观带来的管理费用、卫生费用等问题,武大完全有办法和能力解决。比如可以争取政府的支持,也可以争取社会公益组织、慈善机构、志愿者服务平台等提供支持服务,并不见得非要收费才能解决。再有,对于人流量大,早晨校园拥堵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网上预约或者提前摇号来加以限制。
没有桃李,校园收再多门票、建得再豪华不过是一座公园。希望武大还是尽早的行动起来吧,取消赏樱门票,处理好现实的问题,回归大众为好。